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凡七卷(或十三卷)。全称成唯识论了义灯。又称唯识了义灯、义灯。唐代惠沼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本书为唯识三...(名数)一相州日光寺之法砺,造四分律疏十卷,号为旧疏,宗依成实论。嵩山之定宾,作饰宗记十卷,解释之。二终南山...又作不请友。指未请而自来亲近之友。以此比喻佛、菩萨之救度众生,非因众生之祈请,乃以大慈悲心感应而亲往,赐予众...(菩萨)又作軷陀、颰陀波罗、颰陀和、颰陀和罗、跋陀罗波黎、跋陀罗波梨。贤护菩萨之梵名。法华文句二曰:跋陀婆罗...(名数)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即与本尊或佛菩萨相应之供物。加持,意谓相应涉入,故加持物又称“相应物”。密教行者修护摩法时,依所修之法选出与...即于定式(定时)坐禅之后,再继续坐禅之意。亦即于定钟鸣响后,再次坐禅,故又称定钟坐禅。定钟,又称坐钟,乃于初...(杂语)区别分明之貌。肇论曰:好思历然可解。探玄记一曰:不碍事相历然差别。...(名数)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三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三世间之十身者:一众生身,六道之众生也。二...三藏法数云: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行事)天台宗之常作法,朝忏法夕例时之勤行也。...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难道不是生了病的孩子吗?也需要我们去帮助啊!请师父慈悲开示...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 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当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把他的父亲杀掉了。所以李源由于他父...大多数人都知道吃蔬菜对身体好,但又有几个人能坚持每天吃足够多的蔬菜呢?近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一项民意调查...世间一切学问一切智识技艺,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且各人有各人的专长和智识。欲学某部份智识,或欲依某行的生活,都...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子女很是溺爱。不仅对子女与生俱来的不好习性不加...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
摩睺罗伽
【翻译名义集】
【摩睺罗伽】亦云摩呼罗伽,此云大腹行。什曰:是地龙而腹行也。肇曰:大蟒神腹行也。净名疏云: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亦名莫呼洛。诸经云人非人者,天台云此乃结八部数尔。
上篇:紧那罗 | 下篇:魔罗 |
【八识三能变】 唯识宗立八识,谓八识皆能转变,而此转变有三类,即《唯识三十颂》的颂文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
了义灯
律宗三家
不请之友
跋陀婆罗
真言十心
加持物
再请禅
历然
融三世间十身
十力
晨朝日没观行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三生石的故事
吃蔬菜的五大误区
杀师祭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