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区别分明之貌。肇论曰:“好思历然可解。”探玄记一曰:“不碍事相历然差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戒律之法幢也,戒律能防止邪非之敌,故云幢。...(佛名)Prabhū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钵罗步多啰怛曩野(与格),唐云...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病,日时欲过,或命梵难疾疾食者。”(含注戒本卷下·一○·五)...梵名 ?rīmitra。又称尸梨密多罗。意译吉友。晋代西域僧。生卒年不详。原为龟兹国王子,后让位其弟而出家。博通经论...(人名)梵名悉耻罗末底Sthiramati,印度人。年代事迹不详。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等,北凉道泰译为汉...梵名 Kātyāyanī-putra。又作迦陀衍那子、迦毡延尼子、迦陀衍尼、迦旃延子。意译作剪剃种、文饰、好肩。出身于印...梵名 Pandara。为过去世波罗奈国一长者之妇。据百缘经卷五所载,般陀罗曾以大便器施予辟支佛,遂感无量世臭饿鬼之恶...【颇梨】 或云塞颇胝迦,此云水玉,即苍玉;或云水精,又云白珠。刊正记云:正名[(宰-幸)/卒]坡致迦,其状似此...梵语 māra,巴利语同。全称为魔罗。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又称恶魔。指夺取吾人生命,而妨碍善...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智论,问云:‘菩萨住于实相,不得一法,得破戒不?’答曰:‘以住于实相故,尚不作福,何况...【老死有二种业】 p0622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老死有二种业。一、数令有情时分变异。坏少盛故。二、数令有情寿...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准提咒持诵仪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那如何才能解决苦恼呢?比如,有一个...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瞋恚、贪执、愚痴、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强烈地涌现。虽然我们拥...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怨怼,亦曾宿世受深恩。 路逢冤家宜回避,莫因小忿起怒瞋。 但...问: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给别人超荐亡人,如法吗? 大安法师答: 《三时系念》尽管标明是中峰禅师所作的,但印...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只好用破布包着,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孩子扔在街上,还把家中...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的行业,如何化解罪恶?如何为被杀的生灵超脱?南无阿弥陀佛...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受义。不过这个地方阿陀那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净土宗...
历然
【佛学大辞典】
上篇:历劫迂回 | 下篇:历缘对境 |
见思者,见惑思惑,即分别俱生二惑也。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见惑,俱生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思惑。依唯识立见惑为百...
律幢
钵罗步多啰怛曩野
颊食戒开缘
帛尸梨密多罗
坚意
迦多衍尼子
般陀罗
颇梨
魔
菩萨住于实相得不破戒
老死有二种业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劝持五戒诗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超荐亡人如法吗

弃儿的故事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