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智论,问云:‘菩萨住于实相,不得一法,得破戒不?’答曰:‘以住于实相故,尚不作福,何况作罪?虽种种因缘,不破戒人。’”资持记释云:“智论,问中。住实相者,心冥妙理;空无所有,故不得一法。既无所得,则无善恶;既无善恶,则无持破;既无持破,则无有戒;既无有戒,则应任意施为,不须守戒。世多邪见,故问决之。答中,以福况罪。不作福者,不取福相,故云不作。种种因缘,谓方便化导;随所动用,皆离过故。”(事钞记卷四一·一三·三)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人名)毗耶离城之长者子也,五百长者子皆持七宝之宝盖献佛,以偈赞佛,请问菩萨净土之行。见维摩经佛国品。...说一切有部将律仪(即防护)分为三类:(一)别解脱律仪(梵 prātimoksa-sajvara),又作别解脱戒。即欲缠戒,为八众...亦名:杀人戒缘起 子题:难提比丘、雇杀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在毗舍离,为诸比丘说不净观。彼习定已,厌患身...一身无失 二口无失 三念无失 四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十慧无减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二愿名。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人名)Dharmottara,阿罗汉名。玄义释签六曰:达磨郁多罗者,此云法尚,是阿罗汉。佛灭后八百年中于婆沙中取三百...指出自阿育王传卷七所载“沙弥入瓶”之传说故事。昔有阿育王,见有位七岁沙弥将至屏处,乃向其作礼,并告沙弥(大五...(术语)四生之一。依卵壳而生者。大乘义章八本曰:如诸鸟等,依于卵壳而受形者,名为卵生。...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三藏教即是经律论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旁化菩萨;通教是说...指由智慧所引发之行为,乃达于空理而为之诸善事。维摩经菩萨品(大一四·五四三下):“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梵语 gāthā,巴利语同。为九分教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孤起颂、伽陀、偈陀。略称偈。偈前无散文(长行),而直...(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就讲到因果了,今天我正好顺便讲讲,因为明天就一个晚上了。我们学佛的人,念经不是念给...
目前营养学家对于健康饮食的建议强调少摄入饱和脂肪,膳食结构以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为主的重要性。这种素食营养...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他的身旁眼前溜过,其造成祸福的结果,但凭各人的取舍,但凭一...
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看不清楚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常常凭直觉去感受会...
01、菩萨呀 虚公喜与和尚说话,见有人来时便不说了。某日和尚陪虚公到海会塔,虚公说:菩萨呀,注意呀!金佛不度炉...
提起学佛我真是好惭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有真正信过,更没有真正学过,为了养家糊口想尽各种办法赚钱,不断...
对于清明节,不论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疑问困惑,今择其最常见者三条,从佛教角度进行解答。即:一...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他头上戴的冠花自然枯萎;第二,颈中的光芒不再;第三,身形消...
菩萨住于实相得不破戒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草系比丘 | 下篇:菩萨修行法行 |
(名数)五代会要曰:周显德四年九月,赐京城内新修四大寺额,以天清显静显宁圣寿为名。圣寿后又改曰显圣。是则四寺...
宝积长者子
三种律仪
大杀戒缘起
十八不共法
光明无量愿
达磨郁多罗
入瓶
卵生
化法四教
慧业
孤起偈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是积阴德

素食营养入门必读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必须下很大功夫来面对每一个起伏的心念

一诚长老《无杂相》:大德行持 总在寻常

病苦后重生的感悟

清明三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