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gāthā,巴利语同。为九分教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孤起颂、伽陀、偈陀。略称偈。偈前无散文(长行),而直接以韵文记录之教说,称为孤起偈。或偈前已有散文,然散文所说之内容异于偈文之含意,此类偈颂即称孤起偈。(参阅“祇夜”3918、“偈”4383) p314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职位)禅林书状侍者之异名。...(术语)无尽无边之智慧也。瑜祇经曰:身如妙吉祥,能成无尽慧。...【缘起次第有四种】 p1304 瑜伽六十卷十九页云:复次缘起次第,略有四种。一、牵引次第,二、生起次第,三、受用境...(术语)弘大之誓愿。愿救一切众生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是。观经玄义分曰:安乐能人,显别意弘愿。(中略)言弘...【秘密言词】 p0942 摄论三卷六页云:复次随觉难行中,于佛何等秘密言词,彼诸菩萨、能随觉了?谓如经言:云何...(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福行、罪行、不动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业;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恶等之恶业;不动行是四禅、四空处的禅行...(术语)记忆不忘也。华严大疏钞三十四上曰:摄法在心,故名忆念。...(术语)五藏之一。持一切染净之有为法,故名法界。内含一切功德之性德,故名藏。...三国魏僧人。汉族地区僧人最早西行求法者。原籍颍川(治所在今河南禹县)。少年出家。嘉平(249~253)中,昙柯迦罗...唐代僧。浙江湖州乌程人。幼即聪敏,异于常人。及出家受法。坚志精勤,苦学励修,从无怠惰。后入长安,于荐福、西明...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禅林宝训》是一本教内禅净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书。 本书由北宋妙喜禅师和士圭禅师,在江西古云门旧址结茅隐居时...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亲人死亡时的习俗,却与佛教的道理有相同之处。比如相信人有灵...隐峰和尚是马祖禅师的弟子。有一天,隐峰和尚推车从一条路上经过,看见马祖大师躺在路中间睡觉,于是喊道:老师,请...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说伏业往生? 净界法师答: 带业往生就是说,临终的时候你不...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这个造作等流是约你内心的状态,就是等流习气。你...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我们应该将佛法,将佛陀的智慧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这样...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俗话说:乐极生悲,纵欲成患。又说:寡欲必多男,贪淫每无后。孔子...
孤起偈
【佛光大辞典】
上篇:孤峰觉明 | 下篇:孤调解脱 |
(术语)略云通肩,又云通披。着袈裟对于偏袒右肩而通两肩着之也。偏袒右肩者,恭敬之相,通肩者,福田之相。故比丘...
内史
无尽慧
缘起次第有四种
弘愿
秘密言词
三身
三行
忆念
法界藏
朱士行
高闲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心为万行之本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已伸不收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