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记忆不忘也。华严大疏钞三十四上曰:“摄法在心,故名忆念。”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修法)又云四度之加行。一十八道之行法,二胎藏界之行法,三金刚界之行法,四护摩之行法,是密教一般之行法也。...(修法)修佛行以施为第一,六度中以施为最初,四摄中亦以施为第一。而施之中以施饿鬼为最。故三国诸师盛行此法。其...(术语)心所名。对欣而言。厌背苦集无量过患之善精神作用也。毗婆沙论及正理论,立之为善心所,谓于慧及无贪之外有...乃由弥陀愿心所生之众生世间清净庄严。此系天亲净土论所示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菩萨四种功德庄严之一。净土论(大二...因明用语。于因明中,指被认知之对象。又“所量性”则指可被量度之性质。因明正理门论本(大三二·二上):“常、无...(界名)又曰婆罗尼蜜。他化自在天之梵名Paranirmita-vaśavartin,六欲天之第六。智度论曰:婆舍跋提,秦言他化自...据法苑珠林卷四十二载,食为行道而不为益身,修道之人于受食时须作如下三愿:(一)于初下匙时,心须想念:愿此生一切...梵语 bhavga。意译破、灭。又作婆誐、薄伽。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大二五·四○八下):“婆伽,秦言破。”又梵语杂名...【迦楼那】 此云悲。净觉记云:悲曰愍伤。观音玄义云:以观性德恶毒,恻怆怜愍,起大悲心,欲拔其苦。悲亦三种...(术语)六趣之一。有人类业因者之所趣向也。...本事者,所谓宣说圣弟子等前世相应事。...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堕胎是用药品或其他方法,以侵害胎儿生命为目的,而故意使之于自然生产之前脱离母体。堕胎在以前为非法,现在虽已部...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如果连自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谈自我消融是毫无价...
暑假里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起大我慢,别人稍微看法跟他不一样的,就说别人是魔,好像不...
像我们在人生当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论哪位道友,当你没有发菩提心的时候,顺顺当当地;发心愈大,挫折愈多,那就考...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规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业。因此,举凡行、立...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身心浮动的人好比滚动的石头,滚动的石头无法长出苔藓,从而也很难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 ...
忆念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忆 | 下篇:忆持 |
无相者,谓一切染净之法,悉为因缘生。以因缘生,故无自性,如梦如幻,诸法唯是空,即空亦为空,是为一切诸法,皆空...
四度行法
施饿鬼法
厌
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
所量
婆舍跋提
食三匙
婆伽
迦楼那
人趣
本事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堕胎杀生,障碍往生
圣严法师:消融自我

自己善良和别人无关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发心愈大,挫折愈多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