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又云四度之加行。一十八道之行法,二胎藏界之行法,三金刚界之行法,四护摩之行法,是密教一般之行法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禅林中,典座之下,设有管领菜蔬之僧,称为菜头。其职司为拣舍枯叶、蚀叶、菜虫等。若误煮菜虫,则造杀业;若以非法...【两俱不成】 p0832 因明入正理论云: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是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如疏六卷一页释。 二解 ...即就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行唯识之观。又作三性观行、唯识观、唯识心定。为显唯识之实性,成唯识论...(杂语)Peśi,作闭尸,箄尸,蜱罗尸。译曰肉团,结。胎内五位之第三。玄应音义一曰:蜱罗尸,或作闭尸,此译云肉...【阿赖耶识阿罗汉位舍】 p0781 成唯识论三卷七页云:此识无始恒转如流,乃至何位、当究竟舍?阿罗汉位、方究竟...(譬喻)生死者众生沉溺之处,故以泥譬之。俱舍论一曰: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诸众生沉溺处故,难可出故,所以譬泥...凡三十卷。印度迦[施-也+冉]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与竺佛念共译于建元十九年(383)。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书乃...(杂语)弘一佛乘之法者,寻常称华严天台之二家,谓之两一乘家。又对于弘三乘教者而称弘一乘者用之。...【无余依涅槃界】 p1082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此有余依灭故,名为灭界。亦名无余依涅槃界。 二解 瑜伽八十六卷六页...民国朱芾煌编。为汇集大小乘阿毗达磨等诸论有关名词之辞书。始编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迄二十六年成书,共二百六...比喻法华之大乘妙法。法华经譬喻品谓,有一长者,宅舍起火,长者为救诸子出火宅,告以门外具足珍玩等物,诸子遂争竞...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生说些甜言蜜语,因为听起来很舒服。但有时说这种安慰他人、附...走路时,最好边走边念佛 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人命难保。您走路的时候,最好要边走边念佛,随时消灾免难。...问: 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湾平实导师著有《无相念佛》,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忆佛...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生梦死。偶有起发胜心修行者,由心魔与天魔之扰乱故,修行障难...
难陀王是一位见识广博的聪明人,没有任何事能够难倒他。由于自恃甚高,自认无人能敌,便对群臣说:世间上有智慧聪辩...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
【禅修的方法】 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的静坐姿势,如下列所述: 端身正坐,身心放松,面孔保持一丝...
四度行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行法 | 下篇:行法中间立座作法 |
【多有所作】 p0623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三页云: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汝等苾刍,应如是学...
菜头
两俱不成
唯识三性观
蔽尸
阿赖耶识阿罗汉位舍
生死泥
阿毗昙八犍度论
一乘家
无余依涅槃界
法相辞典
一大车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道证法师的念佛免难记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