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于因明中,指被认知之对象。又“所量性”则指可被量度之性质。因明正理门论本(大三二·二上):“常、无常、勤勇,恒住坚牢性,非勤迁不变,由所量等九。”[因明入正理论] p324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禅林之目,寝室也。...梵名 Sāramati。音译娑啰末底。据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卷上所载,为中印度那烂陀寺之僧,佛示寂后七百年之刹帝利种,...(术语)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识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重。...赤色之袈裟。又作绛赤衣、绛色衣、赤绛衣、绛袈裟、绛衣、赤衣。印度五部僧袈裟之色各异,依舍利弗问经所载,摩诃僧...【有诈】 p0537 瑜伽六十二卷一页云:云何有诈?谓怖他故;或复于彼,有所希故;虽有犯重;而不发露,亦不现行...为密教表示菩提心依次转升的五种阶段之用语。密教之修行者发菩提心时,自因至果转升之次第,分为五阶段,配合悉昙字...(仪式)法会时,导师诵发愿文时之信号钟也。...系指佛、菩萨、缘觉、声闻等。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中,举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等五项,称为圣众...无明为无量惑业苦生起之根源,故称为无明藏。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二四·一○一六中):“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瑜伽大教王经云三重障: 一、我慢重障 二、嫉妒重障 三、贪欲重障...【胜解行住】 p1104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最近住院,发现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脏病、脂肪肝、冠心病等等,都是因摄入了过量的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否,临终处理至关紧要。如何引导亡者神识得所,助成往生西方的...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法藏菩萨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如来慈悲,讲述十方诸佛...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人富有之后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答案...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两部经的味道非常...
我的老爸一生历经磨难,平时经常唉声叹气,责怪老天的不公平,把所有的灾难都让他承受。经过大手术后,爸爸的性格异...1 打扫心灵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样,理完发的感觉也十分美好,因为多余的东西去除了。 儿童...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讲的这位大德,想必诸位都过过他的生日,就是阿弥陀佛的圣诞,在佛门里边是非常隆重的。但...
所量
【佛光大辞典】
上篇:所造色 | 下篇:所诠 |
又作除罪。即藉忏悔、观佛、念佛、称名、持咒等宗教行为,得以灭罪、消业障。如谓念佛能灭除八十亿劫之生死罪;忏悔...
眠藏
坚慧
五重唯识
赤袈裟
有诈
五转
发愿钟
圣众
无明藏
三重障
胜解行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推荐】能开素食餐厅,其功德不可估量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拜佛念佛改变了爸爸
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