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记忆受持而不忘失也。观无量寿经曰:“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修法)密教行者于修法中间有要事立座时之作法也。作法集曰:行法之间,依要事立座时,结五股印,诵吽字,然后却去...(术语)厌世间,求出离也。止观五曰:设厌世者,玩下劣乘。攀附枝叶,狗狎作务。敬猕猴为帝释,宗瓦砾是明珠。此黑...指一切有为有漏之秽土。为五蕴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之总称。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二下):“一切世间有为之法...(一)为“能诠”之对称。指依教法经文之语句,阐释内容而开显其意义,故称经文为能诠,义理为所诠。据四教义卷一载,...(杂语)Payas,水之异名。涅槃经十三曰:言是水,或言波尼,(中略)或言婆耶。...据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载,诸优婆塞奉佛供僧之食,具有如下三德:(一)净洁,清洁而无有荤秽。(二)轻软,柔软甘和而不...婆伽,梵名 Bhārgava。又作跋伽婆仙、婆伽婆仙、跋伽仙。意译为瓦师、无不达。住毗舍离国一苦行林中之仙人。以释迦...【阿檀】 或阿捺摩,此云无我。说文云:我,施身自谓也。华严云:凡夫无智,执着于我。智论明二种:一者邪我,...(术语)人林之树也。...阿罗汉果向补特伽罗者,谓已永断有顶八品烦恼安住彼道。...含注戒本·流通分:“我虽般涅槃,当视如世尊。”(含注戒本卷下·二三·五) 行宗记·释流通分:“令观法如佛,即...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往生论...
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往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一套太极剑法,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众人尽皆诧异:这...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么?我们凡夫没有修法华经之前叫做根、尘、识。就是我...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业上,等空余的时间我再去修行,这样算是福慧双修吗? 慧广法师...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场。这个主题,在近三十年来,渐渐受到东、西方...一 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甚难,所遭受的责难批评也最多。这是因为末法众生业障深重,没...
忆持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忆念 | 下篇:憺怕 |
一切众生,所以不入正道者,盖为邪见之所覆故。是邪见者,缘一切相之所惑故,若夫摧邪显正,殆无过就诸相义,辨一切...
行法中间立座作法
厌世
一切世间
所诠
婆耶
食三德
婆伽仙
阿檀
人树
阿罗汉向补特伽罗
观法如佛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不要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业障清除的表现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