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卷十九页云:复次缘起次第,略有四种。一、牵引次第,二、生起次第,三、受用境界次第,四、受用苦次第。无明缘行,行缘识;是牵引次第。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是生起次第。六处缘触,触缘受;是生起已,受用境界次第。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受用苦次第。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人海记曰:明孝陵,即梁名僧宝志瘗所。傍有八功德水,诚意伯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启之,志公端坐于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术语)学习而生智慧之处也。有五种,谓之五明处,又单云五明。地持经三曰:明处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菩萨)Vimalakirti,旧称维摩诘,新云毗摩罗诘,鼻磨罗难利帝,译曰无垢称。西域记七曰:毗摩罗诘,唐曰无垢称,...(杂语)七菩提分为圣道之至极,故称为宝。见大日经。...梵语 mithyā-drsti,巴利语 micchā-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行事)十月五日也。梁大通二年十月五日入寂,大小禅刹悉修之。...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观军阵戒四十八。多论三义: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灭诽谤故;三、为息诸恶增长...(术语)佛菩萨广大之慈悲也。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中略)...梵语 kāyendriya,巴利语同。五根之一,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二十二根之一。略作身。即指身识所依,...【论处所】 p1329 瑜伽十五卷六页云:云何论处所?当知亦有六种。一、于王家,二、于执理家,三、于大众中,四、于...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20日,两天里几次见到老和尚,或讲话,或洒净,或主法,乃至...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面是五戒十善,这是人。如果心里面是贪嗔痴慢、是杀盗淫妄,那...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是你说这个所谓的佛教徒怎么算?都没办法算。你说算多吧,确实...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罗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诸佛因为我空、法空的关系,...「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境。因此,我们要恢复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点。人最伟大的地方就...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亡无不经历各种痛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男人...
缘起次第有四种
【法相辞典】
【缘起次第有四种】 p1304
上篇:缘色想有三种 | 下篇:缘起及缘已生法四句分别 |
【永拔有箭】 p0495 大毗婆沙论三十三卷十七页云:有箭者:谓二种有箭。一者、爱箭。二者、见箭。善修圣道,得断遍...
宝志瘗所
真如门
明处
毗摩罗诘
七菩提宝
邪见
达磨忌
观军戒制意
大慈大悲
身根
论处所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吃素改变对生命和世界的态度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慧律法师《爱你所做的事》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