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观军阵戒四十八。多论三义: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灭诽谤故;三、为息诸恶增长善法故。有此三益故制。”行宗记释云:“制意中,一、比丘观军,薄滥佛法;二、招他讥毁;三、习起凶暴。故制此戒,反过成益。”(戒疏记卷一五·一·四)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术语)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之身也。如观音之三十三身是。...(术语)多言也。隋书曰:齐时谣云:饶舌老母不得语。吴越备史曰:僧延寿告王曰:长耳和尚,定光佛应身也。王趣驾参...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显色,其次第依经轨而有异说:(一)白、赤、黄、青、黑。一般称为胎之五色,系法尔之...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其事实尔,作非法羯磨,若错说彼此者开。”(含注戒本卷中·二九·一二) 资持记...即横与竖。与“纵横”同义。有二义:(一)以次第谓竖,不依次第谓横。(二)以于时间谓竖,亘于空间谓横。如选择决疑...【圆满安住心】 p1241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圆满安住心、谓已得根本静虑三摩地。...(术语)显体为名,诠义为句。如诸行二字,名也,而诸行无常四字则句也。以是诠诸行为无常之义理故也。唯识论曰:名...为云南德宏地区傣族小乘佛教宗派之一。信徒严格持守佛教五戒而不杀生,除报晓之公鸡外,不蓄养家禽。此外,亦不信奉...为华严宗“十玄缘起”所依之十项要目。十玄缘起与“六相圆融”并为华严宗基本教义“法界缘起”之核心内容。法界缘起...禅林用语。且喜,意即幸喜、总之是可喜;没交涉,言与所义不相干,为否定前人之语。即含有一往随喜前人之语而后否定...(术语)欲界三欲,又五欲之一。谓凡夫不精进,怠惰放纵,唯耽睡眠,溺于乐着也。...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
(1)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
一 总说: 论云: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年以前,其死已定,然此中间,何日而来,亦无定期,即如今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前念、现念、后念,念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前念从何而起?后念...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有分别妄...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9大害处: 1、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说不出究竟什么原因,即使能真正说出原因...财法二施:财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随缘量力,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帮一把。作过之后即放下,不留在心里、不挂在口上...
观军戒制意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观法如佛 | 下篇:观军戒劝持 |
据华严经疏卷五载,佛演说偈颂所含之八意。即:(一)少字摄多义,谓偈颂能以少字涵摄多义。(二)为赞叹,谓于诸经中凡...
示现
饶舌
五色列次
与欲后悔戒开缘
横竖
圆满安住心
名句
多列派
华严十义
且喜没交涉
睡眠欲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推荐】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为何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生气对身体的9大害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