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菩萨广大之慈悲也。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中略)菩萨大慈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法华经曰:“大慈大悲,常无懈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称东方三圣。即中尊药师如来,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药师如来本愿经(大一四·四○二上):“...凡十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华严经行愿品疏。略称贞元疏、行愿品疏、华严经疏。收...【依根差别道】 p0770 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依根、差别道者:谓四正行。由依近分根本等地差别、及利钝根差别故...人能修世间禅定,必得色无色二天之报境。 一、色界天 (一)初禅三天 一、梵众天 梵,净也,以...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断一切见苦所断烦恼,令所依转从此无...明代末年僧。生卒年不详。浙江仁和人,俗姓李。明末为避世乱,于正保二年(1645)至日本长崎,任兴福寺三世住持,号...子题:三轮教化、神足轮、说法轮、忆念轮、证有二、事证、理证、戒学是忆念轮收、化行二教、化教、行教、戒律一宗局...华译为聚、蕴、结等,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义。...【发心五相】 p1160 瑜伽三十五卷九页云:复次菩萨最初发心、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普能摄受其余正愿。是故...密宗对修行三密之作法,称为事相。即修行择地、造坛、护摩、灌顶、结印、诵咒等行轨作法,此系真言教理所依托之因缘...亦名:左右顾视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左右顾视者,在村落处处看也。”(事钞记卷二五·三八·一九)...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楞严经五十阴魔章...一、生气是怎回事 我们每个人当事情能顺自己的心意时,心里便会欢喜,当不顺己意时就不高兴。由于人生不如意者八九...
十方诸佛是在果地上圆满了菩提心,我们业力凡夫是在烦恼、分别里面有菩提心的那种体性,有时候又称为如来藏。 有一...
释迦牟尼佛说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但是你不要执著它的方位,因为这要针对不同的参照系而言。比如天子定都长安,...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寿健康法药师健康长寿七法。 首先,是吃好,睡好,心情好。 如...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有一家大型公司。一天,员工们外出吃完午餐回来,看见公司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昨日,本公...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就是我们做什么事一定要有精神,精神也就是我们生命的能量。世...
大慈大悲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慈悲门 | 下篇:大慈恩寺 |
唐代官名,为节度使、观察使等僚属,宋沿其制,实为郡佐。即裁定是非之检察官。碧岩录第六十八则(大四八·一九八上...
药师三尊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
依根差别道
报分
苦法智
逸然性融
毗尼藏昔传分判
犍度
发心五相
事相
顾视白衣舍戒释名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生气了怎么办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如何理解极乐世界的方位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阻碍你们晋升的人
去除体内湿气的十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