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思者,见惑思惑,即分别俱生二惑也。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见惑,俱生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思惑。依唯识立见惑为百十二,思惑十六,合称百二十八使,亦名百二十八烦恼。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名数)株者株杭,谓贪瞋痴之三毒。三毒深入而不拔如株杭也。杂集论七曰:株杭有三:谓贪瞋痴。(中略)坚固难拔犹...香者燃香,火者灯火,两者皆是供奉于寺庙之物。...由宿世所作的种种罪业而生今世的种种障碍,如人今生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之本惑不相应而起之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之无明...【瞋恚圆满五相】 p1322 瑜伽五十九卷十五页云:何等名为瞋恚五相?一、有增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二、...【相违因】 p0835 瑜伽五卷十二页云:依障碍因依处,施设相违因。所以者何?由欲系法将得生,若障碍现前,便不...(术语)于所对之境记忆不忘也。唯识论三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法界次第曰:念者,内心存意之异名...【增上缘】 p1313 瑜伽五十二卷一页云:云何增上缘?谓眼等处,为眼识等俱生增上缘。若作意于所缘境,为诸识引发增...(譬喻)又云吉祥瓶。...【四种惠施】 p0433 瑜伽十四卷十一页云:又有四种惠舍。或清净,或不清净。三种清净。谓唯自身戒见具足,或复唯他...(职位)禅林司煎点茶者。在诸寮舍。...(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的寺院受戒也不是不可以的。具体到徐福贤女士身上,自己家比较...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的平衡,能使我们减少执着,也能使我们的头脑更冷静、更清楚;...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壮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轻,就得等来生来世。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人生;不管是少年、...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四堂课的时间,要跟大家共同的来学习这个五戒在修持上的一些重...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像都可以得到加持,而且他还不是怎么心诚。像我们要修行,经常...
一、肝癌病苦,拼命念佛,水肿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有来了一位菩萨,后来有出来示范拜佛,他是一位老师。他的母...保加利亚天然生活方式推崇学者曾:要想健康,就要遵照自然的规律,要有清洁的头脑、清洁的愿望、清洁的食品。素食便...
见思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十使 | 下篇:见惑百十二使 |
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阅“七种不净”114) p...
三株
香火
业障
不共无明
瞋恚圆满五相
相违因
念
增上缘
德瓶喻
四种惠施
茶头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把握时间付出良能,发挥生命价值
文珠法师: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功德

净界法师:五戒修学法要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