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识善恶之因果,故名种子心。二、芽种,于每月六斋日八关戒也。六斋日,即是智度论中所说上代五通仙人劝于此日断食,顺善法,又免鬼神灾横之论。由于止息贪求常见利乐之故,欲修有此法使得增长,于持斋日舍财物以与六亲,自己不食,则我无守护之忧,使他人爱敬,获孝养之誉,见此因果,故转生欢喜,生欢喜故,善心稍增。如由种生芽也。三、疱种,欲成此守斋之善心,修有无贪慧舍之心,由于修有。故善心渐渐增长,复能施与非亲识之人。尔时善萌益见增长。犹如芽茎滋盛尚未生叶之时,故名疱种。四、叶种,已能习行慧舍,藉此为因,渐能甄释所观之境,如此之人德行高胜,我今应亲近而供养之,即是慧性渐开,遇善知识之由渐也。五、敷华,慧性渐开,甄别所施之境,见其利他之益,如世间伎乐之人,能化大众而使欢喜,故施与之。又以尊宿耆旧,见闻较多,及学行高尚,为世师范,推诚欢喜,而施与之。使我施时之心益形欢喜,此即花种也。六、成果,所习纯熟,不特欢喜,复能以亲爱之心施与学行之人。又由前施之因缘,得闻法之利,知彼怀出离内欲等胜德,狎习亲附而供养之。即是成果也。七、受用种子,已能作斋施,见其利益,即知三业不善,皆以是为哀恼之因缘,我当舍之,护戒而住。由于护戒,故现世获诸善利,有大名闻,身心安乐,益复增广贤善,命终得生天。譬如种果已成,受用其实也。故曰受用种子。八、婴童心,既知尊行之人,宜亲近供养,又见持戒能生善利,即是渐识因果。今复闻善知识言此大天能与一切之乐,若虔诚供养,则所愿皆满,即能生归依之心。所谓自在天,梵天,那罗延天,乃至大围陀论师等也。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之三宝(自在天,四韦陀为传法者),欢喜归依随顺修行,即是第八婴童心之无畏依也。九、殊胜心,即于此第八无畏依中复有殊胜心也,既闻世间诸薄伽梵宜供养归依,遂生心此诸三宝中何物为胜,我当择其善者,随顺修行,由于前之善根力故,于彼所说法中,随得殊胜住,有求解脱之智(即求空智之心)生也。十、决定心,已于解脱之空法作证也(此心即第四唯蕴无我乘之初种子心也)。已上十心中,前六心就愚童斋心而说之,后四心就第三婴童无畏而明之。然三乘一一之地,皆具此十心也。十心中前八心,对于外道违理之心,而名为顺理之心,又对于后二心为违世之心,而名为顺世之八心。若以十住心分别之,则第三婴童无畏心为后二心,是违世,第四唯蕴无我心已上,总为违世之十心。出大日经疏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天名)功德天女也。涅槃经圣行品说功德天女黑闇天女之譬。...指改变定业、化导无缘众生及救度所有众生等三种不可能之事。此乃唐代禅宗北宗僧元圭禅师之语。即:(一)不能免定业,...(一)愚痴禅之意。又作痴室。乃斥禅者但事默然空坐,心地未开之禅定。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一(大四八·三九九下):“...梵语 steya-sajvāsika,巴利语 theyya-sajvāsaka。以贼心而住之意。又作贼盗住、贼心入道。即指于教团(僧伽)中...(一)(334~416)东晋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十三岁,游学许昌、...变,即转变;化,即幻化。据大智度论卷六载,四禅诸天能于五欲胜妙之境转现种种变化。即:(一)初禅天二变化,谓初禅...【喜足】 p1163 瑜伽二十五卷十八页云:云何喜足?谓于随一衣服饮食卧具等事,便生喜乐,生正知足。于所未得所有衣...【信等心所何受何应】 p0871 成唯识论六卷八页云:此善十一、何受相应?十、五相应。一、除忧苦。有逼迫受,无...(一)乃指佛陀开悟之十种境界。其境广大无边而难以量度,故以海譬喻。据旧译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所载,即:(一)世界...谓十方众生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佛果。一如,即真如之理。顿证,谓速疾证果,有别于渐修、渐断、次第而证之菩提果。 ...(术语)邪行之违正道者。维摩经佛道品曰: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印光大师校印本)...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的日子过久了,心里有点烦闷,很想轻松一下。 有一天国王心血...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愚痴,是业必应地狱受报。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现...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大安法师答: 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1,老鼠嘲笑猫的时候,身旁必有一个洞。 2,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下的两人,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对方眼里,同样的渺小...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是我们修行的保证,持戒清净,修行就少魔障;定,是情绪的稳...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个前方便,叫做天台二十五方便。这个方便当中的修行呢,这个地...
一、高血压及高血糖患者 玉米最早是产于南美洲的,当地的印第安人一直都在喝玉米粥,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没有...
我们对于这个法师啊,尽量能够避免啊去观察这五个处所: 一、戒穿缺。 那么第一个这个法师的戒有过失,不过当然这个...
真言十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心 | 下篇:十日十夜 |
即安置阿弥陀如来尊像之堂宇。略称弥陀堂。我国始于东晋慧远,于庐山般若台精舍安置阿弥陀像,修念佛三昧。其后唐代...
德天
三不能
痴禅
贼住
慧远
四禅变化
喜足
信等心所何受何应
十海
一如顿证
非道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鞋匠变国王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很有道理的60句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五欲的过患

玉米的3大神奇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