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七卷(或十三卷)。全称成唯识论了义灯。又称唯识了义灯、义灯。唐代惠沼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本书为唯识三疏之一,系详释成唯识论(十卷)及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中难解文句与义理之作。[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 p16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摄大乘论云二智: 一、根本智 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谤菩萨藏戒】 p1406 瑜伽四十一卷十三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心起相】 p0349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心起相?谓卽次前说作意相。是一相。第二相者,谓心缘行缘名色相。此...【寂灭施设安立】 p1018 此无余依地之第二相。瑜伽五十卷二十三页云:云何寂灭施设安立?谓由二种寂灭,施设安立如...(传说)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三本。下本有十万偈,三十八品,...(术语)佛教以释迦如来为根本之教师,故称本师。其余曰受业之师。史记乐毅传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梵语 avinivartanīya。音译为阿惟越致、阿鞞跋致、阿毗跋致。又作不退转、无退、必定。退,乃谓退步、退堕之意,指...(术语)身之行与心之愿。此二相资而成大事。青龙疏下曰:由行与愿互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菩提心论曰:凡人...【无喜法】 p1051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无喜法云何?谓喜根不相应法。...【法界无量回向】 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十位。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行大法施,严净世界,出生智等,悉同虚空,...(杂语)谓达摩。高僧传曰:达摩眼绀青色,称碧眼胡僧。...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时,就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阶段。唐代的道世法师作过《法苑珠林》,他谈到人有十个阶段。...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是一位戏曲编剧。这位编剧跟我说起了她师傅的故事,让人感叹不...
崔成贵老居士往生纪实 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东窖村人,二〇一六年农...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真如门讲性空,生灭门讲缘起,一念心性在般若真空中随...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 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人,这个特别的群体,周围的朋友,大略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
佛陀时代,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好乐佛法,并因听闻佛陀的教化,深契法义净信坚固,经常燃灯供养大兴佛法。之后,由于...
了义灯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了义 | 下篇:了达 |
又作重病闾。异于延寿阁,乃丛林中,收容病况较严重者之处。禅苑清规卷四延寿堂主净头条(卍续一一一·四四九上):...
二智(五)
谤菩萨藏戒
心起相
寂灭施设安立
三本华严经
本师
不退
行愿
无喜法
法界无量回向
碧眼胡僧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生命的十个阶段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阎王的感叹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