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三本。下本有十万偈,三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本。龙树受持下本之十万偈,流传于阎浮提。支那所译之三本,即皆为其下本十万偈之抄略也。晋译仅三万六千偈,唐译仅四万五千偈,因之称曰略本经。此三本之缘由,真谛三藏据西域之传纪而说。见贤首华严传记一、探玄记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修】 p0899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三卷四页云:问:何故名修?答:遍修故名修。数习故名修。熏故名修。学故名修...一、不可思议所信乐, 二、无有等比佛三昧乐, 三、不可限量大慈悲乐, 四、一切诸佛解脱之乐, 五...(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光天子,与文殊师利问答魔事。魔来乱法,文殊五缚魔。...(佛名)妙喜世界之阿閦佛,译作无动佛。维摩经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内外法师及弟子高下差别】 p0368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页云:复次应知由五种相,于内外法、师及弟子,高下差别。一...(术语)称十二合掌也。是为一切契印之根本,故云印母。大疏十三曰:今此中先说十二合掌名相,凡诸印法,此十二极要...【苦真是苦】 p0843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指老子西入印度教化佛陀,或老子转生为佛陀之说,为佛教与道教两派相争时所产生之特异说法。据后汉书列传第二十下襄...(术语)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所说一实平等之理,谓之不二。明理体之无异无别也。此不二之义为法界中之一门,故名为门...(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所缘缚”之对称。为二缚之一。能缘缚,乃所缘之境为能缘之心所缚,故称之;反之,能缘之心为所缘之境所拘碍则称为...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据说,过去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他的师父回答他说:对治烦恼则为法,...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
问: 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还是有一些疑惑,所以至今都没有皈依,...《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成经,弘传于印度,后因年久失传,唯独龙宫藏有...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很多人是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一个修行人! 《庄子》中有一段话,大意是:...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你布施多了,这个缘自然地就会越结越多。...
三本华严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华严经三译 | 下篇:华严经十类 |
【如实智】 p0575 无性释六卷七页云: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
修
诸佛十乐
魔逆经
无动佛
内外法师及弟子高下差别
印母
苦真是苦
老子化胡说
入不二门
无体
能缘缚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百喻经
走出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
去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