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称十二合掌也。是为一切契印之根本,故云印母。大疏十三曰:“今此中先说十二合掌名相,凡诸印法,此十二极要,宜明记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向非具人说粗罪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罗阅城,有波利婆沙摩那埵比丘在下行坐,六群比丘以所犯...(术语)十地第三发光地之异名。极净明之智生,故名明地。...(杂语)释氏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三皈。皈依者,谓身心归向之也。...(术语)梵语曰尼延底,译曰深入。贪之别名。贪能深入所欲之境,又能深入自心故名深入。法华经寿量品曰:毒气深入失...(杂名)斗量名,译曰斛。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佉梨此云一斛,谓十斗也。梵Khāri。...谓应化垂迹。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机缘而自其本体示现种种身以济度众生。观音玄义卷上(大三四·八八○中):“上地为真...(544~611)京兆武功(陕西)人,俗姓赵。十三岁出家。后逢北周武帝废佛,然坚守戒律,一面研究讲说华严、地持、涅...二入之一。“行入”之对称。即深信凡圣一如之理而不疑。据楞伽师资记菩提达摩章载,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众生凡圣...为大日如来所入之三昧。此三昧以 (a,阿)字门菩提心为体,乃大日如来内证之三世无碍智力与如来化他之神变加持不思...(杂语)小乘之三戒坛加大乘圆顿戒坛也。...佛的三密加持于众生的三业的意思。吾人手结印,身眼臂足等姿势辅之,即与羯摩曼荼罗符号相应,成如来的身密;口念真...僧伽吒经...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佛说雨宝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常用的两部经典中均有特别介绍观世音菩萨,一部是《楞严经》,...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净土。但是禅宗和净土的误会也是非常之多,特别是在佛教史上修...
问: 西方极乐的金碧辉煌和不轮回,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们在困苦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呢?还是对世人的一种诱...
当代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要主张做慈善,还说做慈善事业是佛教的正务。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很容易引起社会人士的共鸣...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毛病,就连出家人也一样。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五大愿随喜...
六妙门之第四是「观」。行者若修习观门,则能生起九种不净的观想。 众生从无始来,贪着世间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以为...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找出路正在迷惑、彷徨:我的出路在哪里?有人在迷惑和矛盾中找...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有三意: 一为彼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无贵贱、无贤愚、无幼艾...
印母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印可 | 下篇:印光 |
位于四川重庆缙云山。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初名相思寺,明代始改称缙云寺。建筑规模极大,华丽庄严,历代...
说粗罪戒缘起
明地
皈依
深入
佉梨
应迹
渊
理入
庄严清净藏三昧
四戒坛
三密加持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极乐世界是人们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吗

做慈善并非是佛教的正务

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九种不净观法
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