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谓幽玄之法义大纲。行持钞上之一曰:纽既绝玄纲,树已颠大表。...梵语 runa。意译为犍、剧。五种不男之一。以刀去男根者。翻译名义集卷二(大五四·一○八三上):“留拏,此云犍,...【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故思又称故作业,即故意所作之业,曰故思业;不思而作者,曰非故思业。《瑜伽师地论》卷九...(譬喻)以风无色,譬物之无也。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盐香风色等,是名无。...【婆伽婆】 应法师云:薄伽梵,总众德至尚之名也。大论云:一名有德;二名巧分别诸法;三名有名声,无有得名声...(375~443)南朝刘宋时之隐士。南阳涅阳(河南南阳镇平)人。字少文。善于书、琴、绘画,好游观。早年仕宦,义熙八...(杂语)尊重之老僧也。寄归传三曰:尊老之处,多座须安。...(譬喻)戒律洁白,庄严人身,譬如珠玉。法华经曰:精进修静戒,犹如护明珠。唐代宗文曰:戒珠在握,明镜入怀。梵网...(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指施者、受者与施物三者。三轮之相存于意中,称为有相之三轮。灭此三轮,住于无心而行施,则为三轮清净之檀波罗蜜。...即指佛乘。乘,载运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维摩诘所说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我们上一堂课强调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死亡以后,为什么我们会马上得一个果报呢,为什么阿罗汉...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大安法师答: 信愿称名的净业行人...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所谓「欲乐」,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暂的快乐感受。然而,欲乐也有层次之分,例如,人间的欲乐和天上的欲乐不一样;...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院内部行政机构分工明确。以禅宗寺院为例,大体由五大办事机构...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天到晚这么忙,都耽误我自己念佛修行了。如果你能建立起自他不...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是近来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参与实验的对象身上发现的有趣现象。 英国Southampton大学的科...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三、法座上呵叱人,及轻口斥前贤错谬,不祥。 四、亵衣受人礼...
北禅怀感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北禅怀感禅师,僧问:「如何是诸圣为人底句?」师曰:「红轮当万户,光烛本无心。」问:「师唱谁家曲?」师曰:「石户不留心,洞玄通妙的。」问:「如何是佛?」师曰:「尺短寸长。」
上篇:石门绍远禅师 | 下篇:灵竹守珍禅师 |
全一卷。全称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又作慈明和尚语录。宋代僧石霜楚圆撰,黄龙慧南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编...
玄纲
留拏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风色
婆伽婆
宗炳
尊老
戒珠
穷露
三轮相
一乘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妄想就像工画师,画你来生的相貌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圣严法师: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经常食肉者智商会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