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贫穷而无恃怙之覆育者。露为露出之义。楞严经一曰:“惟愿如来哀愍穷露。”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梵曰僧伽罗Siṁhala国,译曰执师子国,略云师子国,今之锡兰岛也。...(名数)十二因缘涉于过现未三世谓之三节。无明,行之二者为过去。识乃至有之八者,为现在。生,老死之二者为未来。...(术语)说体空之教门,在方等部般若部之诸经及涅槃经。如金刚般若之六喻,维摩经之十喻是也。天台之四教,名之为通...即结“与愿印”之手相。与愿印,印相为右手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摄真实经、大日经疏卷十...【生支】 p0473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 二解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由是业力,...(术语)十二支之一。唯识述记八本曰:有谓三有,支者因义今义,即三有因,生善恶趣差别因也。...即晚间用粥。或谓晡时(午后二至四时)之粥食。律法中虽有过午不食之戒,然佛教传入我国后,因应国情与时代之需,僧...梵语 duh?īla。又作犯戒。与“持戒”相对。即毁破所受持之戒律。所犯之戒法不同,治罚亦异。大智度论卷九十一揭出...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罪,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即色定谢而空定未发,亦有中间禅。尔时勤加...【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 p0086 瑜伽六十三卷三页云:谓有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于彼杂染之所染污。由染污故;彼...(术语)阿罗汉二寿行之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有人又提了一个问题,《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说,五逆重罪也得往生极乐,《佛说无量寿经》这里为什么说五逆罪人不能...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但聪明人总是不敢侥幸。台湾妙莲老和尚一向劝人持戒念佛,念佛持戒,万人万修去才有保证。就...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之路,方便多门,归...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允许这个下贱的奴婢进到屋内?而且还死在我的房子里!阿梨提国中一位大富长者在自家舍宅内大...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命终才不被外境所转。我们不相信你平常八风一吹,你的心就动摇...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祈祷,神情安详而又幸福。等...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进步,有时还觉得想退心。怎么可以不退初心?请老和尚开示...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问题,阿弥陀佛就是让十方恶业凡夫分三步走来解决成佛的问题...
穷露
【佛学大辞典】
上篇:穷生死蕴 | 下篇:褒罗那地耶 |
(杂语)谓众生不请求,而菩萨以大悲为我之友与我利益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胜鬘经曰:普...
师子国
三节
体空教
与愿手
生支
有支
晚粥
破戒
空处定
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
舍多寿行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推荐】九种「作观」戒淫法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卖掉贫穷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推荐】心中一无牵挂 才能得大自在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