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奢摩他毗钵舍那和合俱转】 p1174 瑜伽七十七卷三页云:世尊!齐何当言菩萨奢摩他毗钵舍那和合俱转?善男子!若正...(术语)性即圆明之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是也。楞严经一曰: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又】禅宗往往...亦名:不挑钵中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患食热开中令冷;若日时欲过;若命梵二难,疾刳中食...(本生)旧称须大拏太子,须提梨拏太子。新称苏达拏太子。译作善施太子。须大拏经曰:昔叶波国太子好施,依施父王白...(名数)菩萨有二类:一、智增菩萨,大智之性分增上,而断恶证理自利之善根多,利生化物之善根少者。二、悲增菩萨,...以秘密词句祈求神明降厄难予怨敌之行为。又称诅祝。古代印度盛行两种咒法,一为吉祥增益之咒法(梵 atharva),一为...为难陀论师所立之心识二分说。以心识起认识作用时所生相分(所缘之影像)、见分(能缘之主观作用)之二种差别。另有...十二因缘的别名。有即世间所有,支即支分,谓所有生死流转,皆不出此十二支分。...梵语 svabhāva-vikalpa。三分别之一。又作自性思惟、任运分别。于心识之认知作用,指任运觉知现在所缘之境,稍加推...綖,与线同字。梵语 sūtra(修多罗)之直译即綖,意译则作经,两译双举为綖经。经文为如线之贯物,使不散逸而贯穿...(术语)静虑即禅定之力也。圆觉经曰:诸菩萨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佛陀、烦恼与菩提也是二边;以及《六祖坛经》里所举的三十六对...
如明日月璎珞珠者,日消罪雾,月照夜幽,珠疗贫穷,律仪义也。日长善法,月得清凉,珠富法财,摄善义也。日月丽天,...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衍慈法师答: 佛法无边,菩提之道,无非是要令众生觉...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灯也没有一个,每到晚上在里面走路非常不方便。 一天晚上一个僧人穿过这个巷子,想赶...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万法唯心造,差别对错都是自我分别所呈现的。同样,面对外境应...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因生起过猛利的厌离心和欣求极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有一次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带着许多天子和天...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故思又称故作业,即故意所作之业,曰故思业;不思而作者,曰非故思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此中故思所造业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而有所作。’思有三种,一是审虑思,二是决定思,三是动发胜思。吾人之身语行为,先经审虑思来考虑,再由决定思起决定心,最后由动发胜思正发身语,动作于事。《瑜伽师地论》曰:‘凡经此三种所作行为,名故思业,不经此三种所作,名不故思业。’故思业是几经思虑而后所作,所以思种子势力强盛,感苦乐之果,不故思业之思种子势力羸弱,不能感果。
上篇:待众缘 | 下篇:香境 |
【三种淫贪对治】 p0202 瑜伽九十一卷十页云:复有三种淫贪对治,能令淫贪,未生不生,已生寻断。一者、思惟不应行...
奢摩他毗钵舍那和合俱转
性心
挑钵中食戒开缘
善施太子
二增菩萨
咒诅
二分家
十二有支
自性分别
綖经
静力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三聚净戒功德难量,自持获益转授众生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瞎子点灯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昌臻法师《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