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难陀论师所立之心识二分说。以心识起认识作用时所生相分(所缘之影像)、见分(能缘之主观作用)之二种差别。另有安慧之一分说、陈那之三分说、护法之四分说。(参阅“四分”1663) p18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触于行住坐卧之缘,对于色声等之境也。即日常之动作。小止观曰: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名数)毗沙门天王管领夜叉八大将以护众生界。大日经疏五曰:次于北门当置毗沙门天王,于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一名...【无常苦及无常故苦】 p1089 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页云:问:若无常苦者;皆无常故是苦耶?答:或无常故;或自性故。谓...【着境】 p1253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卽此爱、于诸境界、执着性故;名为着境。...(1308~1372)元代临济宗僧。乾州(陕西)永寿人,俗姓石。时有沙门以观音像授与其母,嘱其母恭谨供养之,当生智慧...(本生)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薜荔多】 应法师云:正言闭丽多,此云祖父鬼。或言饿鬼,饿鬼劣者。孔雀经作俾(卑寐切)礼多。...又作宿作论师。外道十一宗之一。相当于外道十六宗之诸因宿作宗,即尼乾子外道之宿作因论。宿作外道即指主张一切众生...【七识十名】 第七末那识,有十种不同的名称,即:第七识、转识、妄 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位于河南邓县西北之白崖山中。原为唐代一行、虎茵二师所草创。后一行示寂于长安,肃宗亲往送葬,山中突然飘香,经月...(术语)小乘中如萨婆多部,立三世实有,过去之法与未来之法现在之法同为实有云。宗轮论述其宗曰:有者皆二所摄,一...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佛教常有一句话劝人的话:要结好缘、结欢喜缘:但是,我常常强调:要结清净缘与欢喜缘! 有些人的习气是爱恨很强烈...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年,他自己感觉工作只用不到一半时间精力就能完成,才能不能全...从前有一个愚痴的人,因为他和别人有仇,所以常常要想出方法来报复。可是他怎样也想不出方法,因此抑郁在心,终日不...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大安法师答: 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不一,莫衷一是。看到的主要说法有二: 说法一:是梵语某句话的...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尼叫莲华色比丘尼,这个比丘尼是在整个尼僧团当中,是第一个证得阿罗汉的比丘尼。莲华色...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生也得到安乐。有人问,佛教徒真的知道快乐的秘诀?是的,我们...
二分家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六时中 | 下篇:二天 |
又作钵袋、钵络、络囊。盛装钵盂(应量器),以便于携行之囊袋。四分律卷五十二(大二二,九五三上):“手捉钵,难...
历缘对境
夜叉八大将
无常苦及无常故苦
着境
宝金
苏达拏
薜荔多
宿作外道
七识十名
香严寺
过未无体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象与小狗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害人就是害己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因果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