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他受用身】 p0487 成唯识论十卷十五页云:二、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修法)此为大坛劝请曼荼罗诸尊而供养之祈受者灭罪生善悉地之法也。...梵语 karma-dāna。音译作羯磨陀那。又作知事。知其事、悦其众之意。僧职之名称,司掌僧团中之事务者。[大宋僧史略...(印相)又曰三三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日本三论宗初祖。高句丽僧。又称惠观、惠灌。生卒年不详。隋代时来我国,从嘉祥寺吉藏习学三论宗。日本推古天皇三十...(人名)与断见外道之弊宿梵志论议遂使彼屈服而为优婆塞。长阿含经第七弊宿经曰:时童女迦叶,在斯婆醯村北,尸舍婆...(术语)息灾等之五法,又互具五法,今就息灾一法而言之,此有内心外法之二种,先言内心之法,则行息灾法,而除贪瞋...(天名)以二十八宿分配四方,每一方配七宿。北方为胃娄奎壁室危虚七宿即胎藏界曼荼罗中之百药,爱财,适时,贤钩,...(譬喻)以龙须之绳缚,身入水,则转紧转痛,犹如牛皮系体而向日,以喻利养之害身。智度论曰:夫利养者,如龙须绳缚...楞严经曰: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泥犁经曰: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前面的经文讲到安住真如,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安住真如之后,我们心中产...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如法的身语业都要远离的。具足戒,这样的戒就叫比丘律仪,这是...
一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这本《什么是佛法》是张澄基博士在美国佛教会的演讲词,(张澄基博士应该是往生了),由...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难很难。我们凡夫,根机劣,知识浅,而且五浊恶世,邪师外道甚...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两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后仅相差两年,却因有无三宝的加持及阿弥陀佛的慈光照摄而境遇迥然不同。...
待众缘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待众缘】种子六义的第五义。种子生现行,必待众缘和合。种子的功能虽是任运而转,但法不孤起,有了种子的因缘,尚须待增上等诸缘的和合,方能起现行生果。这是简除外道等自然因恒能生果,或小乘有部的缘体恒有(倘缘体恒有,亦应恒时生果,如此于理有违。)同时显示所待的缘不是恒有,故一切种子之果,不是恒时显生。
上篇:恨心所 | 下篇: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
指密教以本尊之种子或真言等文字轮为对象之观法。又作字轮观、入法界观。三摩地仪轨(大一八·三三一上):“结三摩...
他受用身
中间护摩
悦众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觉了
慧灌
童女迦叶
五法互具
北方七曜众
龙须
因果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遇到魔障如何面对

抱年轻女人与抱一条死狗的感觉一样吗

【推荐】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慧律法师《什么是佛法》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