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玄妙之道路。谓真理也。阿毗达磨心论慧远序曰:于三观则观玄路之可游。不应拜俗等事五谢祐书曰:凝心玄路,...梵语 āyuh-sajskāra。又作留多命行。即阿罗汉等由定力以延留自己之寿命。依发智论卷十二载,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待众缘】 种子六义的第五义。种子生现行,必待众缘和合。种子的功能虽是任运而转,但法不孤起,有了种子的因缘,...(譬喻)世间之转坏,人命之无常,譬之风中之灯火也。智度论二十三曰:世间转坏如风中灯。方广大庄严经五曰:无有坚...【路迦那他】 大论云:翻世尊。成论云:具上九号,为物钦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间所共尊故。此十号义,若总略释...梵语 dharmatā,巴利语 dhammatā。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术语)戒律之清净譬以海也。止观二下曰:戒海死尸,宜依律摈治。同辅行曰:律云:譬如彼死尸大海不容受,为疾风所...指自性、正法、教令三种轮身。又作三种轮身、三轮。即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分为从果向因、从因至果等二种次第;于从果...(故事)据长阿含经三,则说佛自行乞食,到周那(即准陀)宅受最后之供养,食旃檀耳羹,食已说法,中夜命终。是小机...炷,为烧香之意。烧香一次即称为一炷。敕修百丈清规卷七(大四八·一一五四上):“圣僧前,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巡...(名数)五种之悭吝也。一、住处悭,我独住此处,不容余人。二、家悭,我独入此家,不容余人。三、施悭,我独受此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的一个弟子是承担翻译的。有一天,客人来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都...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怎样...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解脱乐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萨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萨道看得...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你只要生死心切,时时刻刻不管行住坐卧、吃饭穿衣要抓住这个...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实际上就把这个顿信和渐信的几种不同的根基,给我们展示出...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恩德,那是比山还高,比大地还广。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广来比喻...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佛所说的偈子。这是说到曾经有一个婆罗门,他从开垦土地、播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 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已来,自除身麁业、除口...
石门绍远禅师
【五灯会元】
襄州石门绍远禅师,初在石门作田头。门问:「如何是田头水牯牛?」师曰:「角转轰天地,朝阳处处春。」他日门又问:「水牯牛安乐否?」师曰:「水草不曾亏。」曰:「田中事作么生?」师曰:「深耕浅种。」曰:「如法著。」师曰:「某甲不曾取次。」住后,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十方无异路,揭觉凤林前。」问:「先师已归雁塔去,当阳一句请师宣。」师曰:「修罗掌内擎日月,夜叉足下蹋泥龙。」问:「金龙不吐凡间雾,请师举唱凤凰机。」师曰:「白眉不展手,长安路坦平。」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布袋盛乌龟。」问:「如何是石门境?」师曰:「孤峰对凤岭。」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岩中残雪,处处分辉。」问:「如何是和尚密作用?」师曰:「滴沥非旨趣,千山不露身。」问:「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师曰:「赤脚波斯鼻嗅天。」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师曰:「灰飞烟灭,白骨连天。」师与病僧灸次,僧问:「正当与么时如何?」师曰:「通玄一脉,大似流星。」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白牛露地卧青溪。」问:「生死之河,如何过得?」师曰:「风吹荷叶浮萍草。」问:「如何是教外别传一句?」师曰:「羊头车子入长安。」问:「生死浪前如何话道?」师曰:「毛袋横身绝饮啄,青溪常卧太阳春。」问:「如何是道?」师曰:「山深水冷。」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金槌击金鼓。」问:「天阴日不出,光辉何处去?」师曰:「铁蛇横大路,通身黑似烟。」问:「如何是宗乘中一句?」师曰:「石火夜烧山,大地齐合掌。」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石牛拦古路,木马骤高楼。」
上篇:北禅契念禅师 | 下篇:北禅怀感禅师 |
又称霜华山。位于湖南浏阳县西南四十六公里处。南接醴陵,北为洞阳山。山上有崇胜寺,唐代普会禅师庆诸于此栖止二十...
玄路
留多寿行
待众缘
风中灯
路迦那他
法性
戒海
三轮身
周那自宅供旃檀耳羹
一炷
五悭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圣严法师: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如何去报佛恩?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