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仪式)为说法及供佛施僧之集会也。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圆觉经曰: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何故真如名为无相?以一切相皆寂静故...(地名)旧称恒河沙。新称殑伽沙。...亦名:五人自恣法、五人众法自恣 子题:所为人不入僧数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若界内五人者,索欲不开,问和,答已...【萨迦耶见差别】 p1419 大毗婆沙论八卷二页云:然此萨迦耶见,或应说一。谓五见中萨迦耶见。或应说二。谓我我所、...(术语)八智之一。照了欲界无色界灭谛理之解脱道智也。...(地名)大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之一处也,在王舍城竹林园中。五百九十三卷至六百卷,说于此处,即十六会中之第十六会也...(名数)于东方配三佛于西南北四维上下各配一佛,一、东方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佛之光明。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 p2620...指以宝玉庄饰之莲花座。一般称诸佛之座为莲花座,又多以七宝装饰,故称宝莲花座,或称宝座。据文殊菩萨佛刹庄严经卷...(经名)一卷,失译。别名诃欲经。说色欲之可厌恶。...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接物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圣...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心无狂乱。离诸扰...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 比如举一个事相来说:我们在禅定的心中,这时...
观宗寺,除平常在讲课的时候,修一小时的止观外,每到冬至节后,就把经都包起来,大家一齐进禅堂,打禅七,末了还要...
问: 法师讲过,极乐世界一人去供养佛,可以同时到多处佛那里。这是怎样去的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宏海法师答: 极...
观梦自在,你相信梦吗?你会按照梦中的意境真实去做吗? 一九三一年,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一...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只在你的选择之中,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心里装着什么,就...
涌泉景欣禅师
【五灯会元】
台州涌泉景欣禅师,泉州人也。自石霜开示而止涌泉。一日,不披袈裟吃饭,有僧问:「莫成俗否?」师曰:「即今岂是僧邪?」强、德二禅客于路次见师骑牛,不识师。忽曰:「蹄角甚分明,争奈骑者不鉴。」师骤牛而去。强、德憩于树下煎茶。师回,却下牛问曰:「二禅客近离甚么处?」强曰:「那边。」师曰:「那边事作么生?」强提起茶盏。师曰:「此犹是这边事,那边事作么生?」强无对。师曰:「莫道骑者不鉴好!」上堂:「我四十九年在这里,尚自有时走作。汝等诸人莫开大口。见解人多,行解人万中无一个。见解言语总要知通,若识不尽,敢道轮回去在。为何如此?盖为识漏未尽。汝但尽却今时,始得成立,亦唤作立中功。转功就他去,亦唤作就中功,亲他去。我所以道,亲人不得度,渠不度亲人。恁么譬喻,尚不会荐取浑仑底,但管取性,乱动舌头。不见洞山道:‘相续也大难。’汝须知有此事。若不知有啼哭有日在。」上堂:「拍盲不见佛,开眼遇途人。借问途中事,渠无丈六身。不从五天来,汉地不曾踏。不是张家生,谁云李家子。三人拄一杖、卧一床,似伊不似伊,拈来搭肩上,为他十八儿,论不奈伊何。」
上篇:九峰道虔禅师 | 下篇:云盖志元禅师 |
【自义行】 p0596 瑜伽八十一卷八页云:自义行者:谓自利行。如声闻独觉,彼虽或时起利他行;然本期愿、不唯利...
法会
真如名为无相
殑伽沙
自恣五人僧法
萨迦耶见差别
灭类智
白鹭池
十二佛
佛光
宝座
禅要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因梦出家--梦参长老的传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