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州九峰道虔禅师,福州人也。尝为石霜侍者。洎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师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座曰:「先师有甚么意?」师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师曰:「元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师拊座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住后,僧问:「无间中人行甚么行?」师曰:「畜生行。」曰:「畜生复行甚么行?」师曰:「无间行。」曰:「此犹是长生路上人?」师曰:「汝须知有不共命者。」曰:「不共甚么命?」师曰:「长生气不常。」师乃曰:「诸兄弟还识得命么?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竞涌,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贤床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于中事,是话月从上宗门中事,如节度使信旗相似,且如诸方先德,未建许多名目指陈已前,诸兄弟约甚么体格商量。到这里不假三寸试话会看,不假耳试来听看,不假眼试辨白看。所以道:声前抛不出,句后不藏形。尽乾坤大地都来,是汝当人个体,向甚么处安眼耳鼻舌?莫但向意根下图度作解,尽未来际亦未有休歇分。所以洞山道:‘拟将心意学玄宗,大似西行却向东。’珍重!」
问:「承古有言,向外绍则臣位,向内绍则王种,是否?」师曰:「是。」曰:「如何是外绍?」师曰:「若不知事极头,只得了事,唤作外绍,是为臣种。」曰:「如何是内绍?」师曰:「知向里许承当担荷,是为内绍。」曰:「如何是王种?」师曰:「须见无承当底人,无担荷底人,始得同一色。同一色了,所以借为诞生,是为王种。」曰:「恁么则内绍亦须得转?」师曰:「灼然!有承当担荷,争得不转?汝道内绍便是人王种,你且道如今还有绍底道理么?所以古人道:绍是功,绍了非是功。转功位了,始唤作人王种。」曰:「未审外绍还转也无?」师曰:「外绍全未知有,且教渠知有。」曰:「如何是知有?」师曰:「天明不觉晓。」问:「如何是外绍?」师曰:「不借别人家里事。」曰:「如何是内绍?」师曰:「推爷向里头。」曰:「二语之中,那语最亲。」师曰:「臣在门里,王不出门。」曰:「恁么则不出门者,不落二边。」师曰:「渠也不独坐世界,里绍王种名,外绍王种姓。所以道:绍是功名,臣是偏中正。绍了转功名,君是正中偏。」问:「诞生还更知闻也无?」师曰:「更知闻阿谁?」曰:「恁么则莫便是否?」师曰:「若是,古人为甚么道诞生王有父?」曰:「既有父,为甚么不知闻?」师曰:「同时不识祖。」问:「古人云:直得不恁么来者,犹是儿孙。意旨如何?」师曰:「古人不谩语。」曰:「如何是来底儿孙?」师曰:「犹守珍御在。」曰:「如何是父?」师曰:「无家可坐,无世可兴。」问:「诸圣间出,只是个传语底人,岂不是和尚语?」师曰:「是。」曰:「只如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为甚么唤作传语底人?」师曰:「为他指天指地,所以唤作传语底人。」僧礼拜而退。问:「九重无信,恩赦何来?」师曰:「流光虽遍,阃内不周。」曰:「流光与阃内相去多少?」师曰:「绿水腾波,青山秀色。」问:「人人尽言请益,未审师将何拯济?」师曰:「汝道巨岳还曾乏寸土也无?」曰:「恁么则四海参寻,当为何事?」师曰:「演若迷头心自狂。」曰:「还有不狂者么?」师曰:「有。」曰:「如何是不狂者?」师曰:「突晓途中眼不开。」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更问阿谁?」曰:「便恁么承当时如何?」师曰:「须弥还更戴须弥。」问:「祖祖相传,复传何事?」师曰:「释迦悭,迦叶富。」曰:「如何是释迦悭?」师曰:「无物与人。」曰:「如何是迦叶富?」师曰:「国内孟尝君。」曰:「毕竟传底事作么生?」师曰:「百岁老人分夜灯。」问:「诸佛非我道,如何是我道?」师曰:「我非诸佛。」曰:「既非诸佛,为甚么却立我道?」师曰:「适来暂唤来,如今却遣出。」曰:「为甚么却遣出?」师曰:「若不遣出,眼里尘生。」问:「一切处觅不得,岂不是圣?」师曰:「是甚么圣?」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岂不是圣?」师曰:「是圣境未忘。」曰:「二圣相去几何?」师曰:「尘中虽有隐形术,争柰全身入帝乡。」问:「古人道:因真立妄,从妄显真。是否?」师曰:「是。」曰:「如何是真心?」师曰:「不杂食是。」曰:「如何是妄心?」师曰:「攀缘起倒是。」曰:「离此二途,如何是本体?」师曰:「本体不离。」曰:「为甚么不离?」师曰:「不敬功德天,谁嫌黑暗女。」问:「尽乾坤都来是个眼,如何是乾坤眼?」师曰:「乾坤在里许。」曰:「乾坤眼何在?」师曰:「正是乾坤眼。」曰:「还照瞩也无?」师曰:「不借三光势。」曰:「既不借三光势,凭何唤作乾坤眼?」师曰:「若不如是,髑髅前见鬼人无数。」问:「一笔丹青为甚么邈志公真不得?」师曰:「僧繇却许志公。」曰:「未审僧繇得甚么人证旨,却许志公?」师曰:「乌龟稽首须弥柱。」问:「动容沈古路,身没乃方知。此意如何?」师曰:「偷佛钱买佛香。」曰:「学人不会。」师曰:「不会即烧香供养本爷娘。」师后住泐潭而终,谥大觉禅师。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见道不退】 p0641 大毗婆沙论五卷八页云:何缘见道定不退耶?答:以彼见道,是速疾道,无留难道;非中起道;...(一)梵名 ?ī-vaddhi,巴利名 Sirī-vaddhi。音译尸利苾提。为佛弟子之一。据贤愚经卷四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载,释尊...(一)位于浙江杭州净慈山。山亦名南屏。为禅宗官寺五山中之第四位。初名净慈寺,宋建炎年间(1127~1130)为金兵所毁...指努力修行。与“勤行精进”同义。又指在佛前礼拜读经。日本指一般朝夕之课诵行持;此时之仪式作法称为勤式,勤式每...(故事)此女爱念其子共没于殑河,死,生于梵天。心地观经三曰:昔有女人抱其子,渡于恒河水瀑流。以泛水故力难前,...子题:招提常住、招提僧物、别房施、施十方僧、僧鬘物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明受用物)(一.示通塞)宝梁等...(杂语)譬娑罗树之白也,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变白,犹如白鹤。...(术语)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分为四方。大疏以为月天之眷属。与今日之天文学,方位有异,而大体则同。在东...(术语)修禅之要道,禅法之要义。僧史略中曰:或注解经文,或敷扬禅要。...(譬喻)譬信心之澄净似清水,故云信水。又信心之水,能洗除疑念之垢,故称之曰信水。演密钞三曰:若先习垢深则不染...禅宗公案名。寂子,即唐代僧仰山慧寂。此则公案系慧寂当众打破其师沩山灵祐送来之镜子,藉此以显示破除执着两端各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至心精进乃世间事业与出世间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观经》圆发三心首提即是至心,亦是此义。 慧远大师在东林寺30年...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 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 这么穷,还晒太阳,怪...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多处提到,富贵人学道难,女人学道难。富贵人骄慢奢侈,待人接...
佛陀住在维耶罗国乐音这地方时,有位贫穷的老母亲,来问佛说:生老病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而又将往何处去?还有眼识...
民国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报载过一件奇闻,就是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张莲觉生西的事实。 那时大约是旧历六月十九日,...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精神不溜号呢? 大安法...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让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经》、没有让他弘扬《普门品》呢?大家想一想。 假使佛对地藏菩萨说:你去...
九峰道虔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大光居诲禅师 | 下篇:涌泉景欣禅师 |
有二种师子奋迅三昧 一奋迅入 二奋迅出 次三三昧而辩师子奋迅三昧者。大品经中佛自诚言。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
见道不退
福增
报恩光孝寺
勤行
殑河女
三宝物互用通塞
白鹤
十二宫
禅要
信水
寂子扑镜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至心精进乃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

女人学佛须知

生老病死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事例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