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现身相与清净欲、取欲者须知同别之相、与欲现身相 子题:清净欲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依如五分,病人不能口...又称全真道、全真派。与正一道同为元代以后道教之两大派。开祖王重阳,相传曾受异人吕洞宾传授秘道,于金大定七年(...(术语)古来华严经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顺,随顺;喻,譬喻。即随顺世谛,自小而大,次第作喻。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列举八种譬喻之法,顺喻乃其中之第一喻。...(术语)二分之一。感世福之五戒十善行法,谓之福分。感出世果之发菩提心行,谓之道分。...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牒释)恶心出佛[身]血者,故论说言,出血一也,由心善恶耳;故善登梵天,恶沈鼻狱,...全一卷。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唐代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祖述...五种的忏悔方法。天台智者大师为了修习法华三昧的人,依据弥勒问经,占察经与普贤观经等之意,而订出五种的忏悔方法...亦名:五利、开五戒、功德月开五戒、有功德衣五月得利、五月得利、迦提一月常开、一月常开五利 子题:夏竟、迦提月...【永断三结】 p0495 显扬十六卷十八页云:然此法中,一切恶趣杂染之法,皆悉遣除;云何但言三结永断?颂曰:虽恶趣...禅林用语。又作真实体。于一切处、一切时皆可全然活现自己本来之面目,此系用以表示佛法露现不隐之意。景德传灯录卷...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普天之下的丛林寺院,拥有着堆积如山的饮食,只要手托钵盂,便可以任意享用。黄金白玉并不是稀奇珍贵之物,只有披戴...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
首先表扬一下小众,今天行堂的时候没有听到像昨天那样的桶呀、勺呀等等的交响声了,说明只要大家用一下心,完全是可...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有一位长者妇因为经常被小姑所瞋恼,遂走入林间欲了断生命,...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食用。然而,不同的杂粮药性个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滋补作用。许...有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说一只猴子,神通很大,一个筋斗就可翻出十万八千里远。有一次他翻到很远的地方,以为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之遗教,由诸圣弟子所闻持结集之法藏。然此法藏之结集,传说...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造业。但是第六识能明了、造...
见道不退
【法相辞典】
【见道不退】 p0641 大毗婆沙论五卷八页云:何缘见道定不退耶?答:以彼见道,是速疾道,无留难道;非中起道;是故不退。复次以彼行者,堕在见道大法駃流;为流漂激,无容可退。其心慢缓,方可退故。如人堕在山谷暴流,为流所漂,无得暂住;行者,亦尔。是故不退。复次退者,多起烦恼现前;住见道时,无覆无记有漏善心,尚不得起;何况得起烦恼之心。是故不退。复次以住见道,总证三界见所断断;非于三界见所断断,有还退者;是故不退。复次以住见道,总证非想非非想地见所断断;非于非想非非想地见所断断,有还退者,是故不退。复次若从见道有还退者;应见谛已;还不见谛。应得果已;还不得果。应现观已;还不现观。应入正性离生已;还不入正性离生。应成圣者已。还作异生。应住定聚已;还住不定聚。勿有如是众多过失,是故见道,决定不退。
上篇:见道有二 | 下篇:见不相应法 |
(杂语)弥陀摄取念佛之众生也。般舟赞曰:一切时中缘法界,摄取六道现身中,眼见耳闻心内事,寻声救苦刹那间。...
欲之与欲现身相
全真教
三界唯一心
顺喻
福分
恶心出佛身血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五悔
迦提五利
永断三结
真实人体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剃度出家是世上最高贵、最难得的选择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朝山拜佛要达到两种作用

见影谓己有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圣严法师《翻出如来佛的掌心》

印度佛学略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