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古来华严经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经三十七卷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取此二颂文一经之主意者。不知为谁创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证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三生家家,断欲惑三品,既灭四生,犹余六品,即三生者...【三性假实】 p0189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此三性中,几假几实?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北印度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或简称为《大毗婆沙论》,或又简称为《婆沙》...禅林用语。与“佛法的大意”一词共为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真髓。又作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术语)本为诸宗之通称,后为禅宗自赞之称,因之称余宗曰教门。楞伽经一曰: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祖庭事苑八曰...梵名 Prthivī。音译比里底毗、钵罗体吠、毕哩体微。又作坚牢、坚固地神、坚牢地神、地神天、坚牢地祇、持地神、地...(名数)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佛名)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赞佛,依其功德于百劫中超越九...【加行后起业道表无表有无】 p0527 俱舍论十六卷五页云:加行、后起、如根本耶?不尔。云何?颂曰:加行、定有表。...位于陕西长安城南约三十公里处。为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载,唐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人名)竺昙摩罗刹Dharmarakṣa,竺姓,名昙摩罗察,译曰法护。月氏国人,译正法华者。高僧传一曰:晋长安竺昙摩罗...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即自心对心外各种事物产生的反应。 人们看到圣人的画像,寺庙的...
《阿弥陀经》讲三种庄严:池水、宫殿、莲华,它的重点在莲华庄严。因为你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受生的第一个处所,是...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解、融化。然后断爱欲,年老之人...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就是要把这一念摆在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头上,一心一意地照顾这...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与慈悲 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明清以来一座皇家寺院,取名叫万寿寺,就是希望福寿康宁,...
不修功德、多有罪过,看见天、看见云彩也忧愁,听见其他的声也烦恼。多念佛、多修善、多积德,听什么声都是佛法的声...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就上前问为...
三界唯一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界万灵 | 下篇:三界万灵牌 |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此中眼及色,名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识,名为名。于中作意等,能助生眼识,是名名色缘识。乃至意...
家家
三性假实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祖师西来意
宗门
坚牢地天
六尘
底沙
加行后起业道表无表有无
兴教寺
竺昙摩罗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木鱼的由来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极乐世界的莲花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不修功德、多有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