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寂子,即唐代僧仰山慧寂。此则公案系慧寂当众打破其师沩山灵祐送来之镜子,藉此以显示破除执着两端各有所偏之见解,而呈现自由自在境界之教示。据禅苑蒙求卷中载,慧寂因其师灵祐送来一面镜子,接获后便上堂问大众(卍续一四八·一二○上):“且道是沩山镜、仰山镜?若道是沩山,又在仰山手里;若道是仰山底,又是沩山送来。道得即不打破,道不得即打破。”三问大众,无人回答,遂将镜子打破。 p449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聪慧者相】 p1404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成就聪慧者相?谓由作业相,表知愚夫;由作业相,表知聪慧。其事...(杂语)行灌顶时,贺受者吉事所唱之伽陀名。又曰吉祥伽陀。阿利沙偈者,古圣主所作伽陀之通称。大日经疏八曰:经云...(职位)禅家之役名。司大众之粥斋者。僧堂清规五曰:此职与典座分劳,掌粥饭,常与菜头监粮等和合而护惜常住,其用...“外凡”之对称。为见道以前阶位之一。修行佛道而未证见正理者,称为凡夫,其对正理发相似之智解者称为内凡,未发相...(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誓证无上之佛道也。...指变易生死之身的四项异称。变易,因移果易、前变后易之意。唯识宗以圣者改易分段之身(指具有色形区别及寿期定限的...天台宗所立迹门十妙之一。指如来演说十二部法、小部法、大部法、逗缘法、所诠法、圆妙法等大小偏圆之教法,俱使众生...(术语)随者随顺。相者形相。顺如来之教法而具足衣钵,剃发乞食而守威仪也。...(术语)佛之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是也。...亦名:十事能忍方堪受具、沙弥能忍十事方堪受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言,若年未满二十,不堪寒、热、饥、渴...斋食之时;即自天明至正午之间。摩诃僧祇律卷十七载,午时日影,过一发一瞬,即为非时。禅苑清规卷六警众条(卍续一...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的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儿子...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岂有...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旦你的心门打开了,心态调好了。在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缘殊胜,我们聚在腾讯视频,在这样的一个平台跟大家来学习分享稀...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么要制戒?由于我们有烦恼,因此我们本具佛的功德,但显发不出...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不著内外想。不著过去想。不著未来想。不著现在想。名第三法。...恒思得慧根,恭敬得义理,无贪作事成,不悭财物长。(宝行王正论) 一、恒思得慧根 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升忉利天为...
寂子扑镜
【佛光大辞典】
上篇:寂 | 下篇:寂子担禾 |
(譬喻)智慧之城郭。譬佛果也。教行信证二曰:令诸群生入智城。...
聪慧者相
吉庆阿利沙偈
饭头
内凡
佛道无上誓愿证
四种变易身
说法妙
随相戒
法报应
年满二十能忍十事方堪受具
斋时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炷香增福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哪里没有佛
心态决定思想

宏海法师:净土宗概述
持戒对治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