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凡”之对称。为见道以前阶位之一。修行佛道而未证见正理者,称为凡夫,其对正理发相似之智解者称为内凡,未发相似之智解者称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贤位为外凡,而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位为内凡。大乘以十信伏忍位为外凡,而以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为内凡。天台家于四教所配之位次各异,藏教配于暖等四善根位,通教配于大品十地中之性地,别教配于五十二位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圆教配于六即中之相似即。[成实论卷十五智相品、大乘义章卷十七、卷十八本、四教义卷二、卷四、卷五、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五、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卷下] p12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共业】 p0317 集论五卷五页云:云何不共业?若业、能令有情世间种种差别。或复有业,令诸有情、展转增上。由此...【无漏种】 p1050 成唯识论二卷九页云: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性所摄故;因果俱是善性摄故;唯名为善。若尔;何故决择...【无想等至与灭尽等至差别】 p1098 瑜伽六十二卷七页云:复次无想等至,当言唯一有漏。灭尽等至,当言无漏。由与烦...(佛名)Vairocana,又作卢遮那,嚧柘那。佛名。或为毗卢舍那之略名,或毗卢舍那为法身佛之名,卢舍那为报身佛之名...(喻)生死之苦海能令人漂流和湮没。...即唯心识观与真如实观。(一)观身、口、意三业之所作,及一切差别之长短、善恶等外境,悉是唯心所作,不在心外,称为...(名数)一天食时,清旦之时。即诸天之食时也。二法食时,午时也,三世诸佛以午时为如法之食时,过午则为非时。三畜...(界名)十六眷属地狱之一。阎婆度鸟所居之处。见往生要集上本。...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俱舍论云,若先作意于斋日受者,虽食竟亦得。”(随机羯磨卷上·一六·一六)...(物名)密教之修法,由洒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作之,后世以梅木换之。大日经疏二十曰:洒水谓阏伽水也。阏伽...三千大千世界者,举其内容三千而言,总说之则名一刹。刹译作土田,梵汉双举,则曰刹土,即国土之义。一刹者,一佛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夕前一天傍晚,打开诊察室的门准备下班时,看见一位年轻人,告...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二亲。故赜禅师云:孝之一字...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这会大醒法师来信,要我写一篇素食以后,我就写些。 我看世间...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恶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分的虔诚,姿势规范的磕头、顶礼佛像,可惜他们的心不虔诚,也...问: 弟子开一个饭店,开饭店当然以赢利为目的,弟子不杀,可是饭店人杀,弟子为了赚钱也要说假话,这个是弟子犯戒...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增一阿含经》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忱的枢纽...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这是与生俱来的我执,执著这个身体是真实的。一切都要为我...
内凡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允堪 | 下篇:内五法 |
凡三卷。宋代晁迥(明道)着。乃有关佛教教理之随笔集。原名为“道院集”,有十五卷,至元祐年中(1086~1093)王古...
不共业
无漏种
无想等至与灭尽等至差别
流舍那
生死流
二种观法
四食时
阎婆度处
八戒食前作意食竟受亦得
散杖
一刹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丰子恺:素食以后
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开饭店雇人杀生,同时要说假话,这样犯戒吗
做人的四个基本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