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二卷七页云:复次无想等至,当言唯一有漏。灭尽等至,当言无漏。由与烦恼不相应故,非相应故,无所缘故,非诸烦恼之所生故,是出世间一切异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远地菩萨。菩萨虽能起出世法,令现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力故;不舍烦恼。又此等至,当言非学非无学摄。非所行故。似涅槃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性境五类】 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及《成唯识论了义灯》二书中,指出性境有下列五类,即:一、第八阿赖耶识所...种种胜解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差别胜解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譬喻)仰针于地,自天上投芥子,欲适中其针锋甚难。以譬佛出世之难遇也。南本涅槃经纯陀品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指小医与大医,比喻声闻与菩萨。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四载,小医但知病、病因、愈病药,而不知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愈...梵语 vrksa-mūla,巴利语 rukkha-mūla-senāsana。即指住于树下。为头陀行者所应持守十二种头陀之一,四依住之一...【梵行求】 p1032 瑜伽九十六卷二页云:复次由梵行求增上力故;先说起信。次于尸罗,受学而转。次于现行所有过罪,...略称“譬”或“喻”。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称为譬喻。其梵语有四,即:upa...(术语)对于总业之语。众生殊别之业因也,随而众生感各异之果。...(譬喻)盲目之驴马。譬至愚也。临济录序曰:正法谁传,瞎驴边灭。...【受品类差别】 p0730 瑜伽九十六卷十七页云:又彼诸受自性所依染净品别,当知名受品类差别。有味受者:诸世间...【思与虑差别】 p0852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六页云:思虑何差别?答:思者业,虑者慧。是谓差别。复次思是造作相...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雪的冬天,路上满目霜雪,唯独一块地上不着雪迹,皇帝感觉很奇...盛夏季节,街头巷尾不时会有穿着吊带裙、露脐装、露背装的女性从身边走过这似乎是近两、三年来的流行趋势。如此暴露...
改变人世间不好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永远是人们最大的努力目标,也是人类文明、科学能不断进步的最大原因,只是很可惜...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如修多罗中,或...问: 我喜欢登山,有时登山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坟墓,很想路过的时候多少给他们念一些佛号,比如地藏菩萨圣号,但是又...
信众: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净土法门如何去理解? 大安法师: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
最近单位在搞各项突击检查,大家都忙得手忙脚乱的,因为很多备案没有按时记录,现在要补上去,反而要花更多时间去回...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
无想等至与灭尽等至差别
【法相辞典】
【无想等至与灭尽等至差别】 p1098
上篇:无学见智能杂不杂相 | 下篇:无漏见与无漏智杂不杂相 |
(名数)又云二十八生。欲界九品润二十八性之谓也。...
性境五类
种种胜解智力
针芥
二种医
树下坐
梵行求
譬喻
别业
瞎驴
受品类差别
思与虑差别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暴露的服饰对女性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无上改命大法--准提法

做了一点点好事,就想把一切灾难都免了
路过坟墓时能念佛号给他们吗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