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为说法及供佛施僧之集会也。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圆觉经曰:“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众生烦恼,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称四住,即三界见思之烦恼也。 一、见一切住地 三界一切之见惑。 二...即菩萨于十地时所修的十波罗蜜。...(术语)有余涅槃者,对无余涅槃而言。有余无余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余...又作三敬礼、三礼。乃礼拜佛、法、僧三宝之意。礼文种类甚多,如今寺院通行之佛门必备课诵本所载者原出于旧华严经卷...(一)行业广大之意,指菩萨之修行。菩萨为求佛果菩提,乃发大誓愿,历经三祇百劫,修波罗蜜等诸善万行,积大功德,故...【乌刍瑟摩】 资中:此云火头,此力士观火性得道,故以名也。...全一册。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编。分研究方法论、语学、典籍、古文书等十九项,收录真宗学及昭和六年(1931)一月至三...据未曾有因缘经卷下载,昔有造作非法之五比丘,后生于人间为阐提罗。阐提罗,又作扇提罗,为缺男女根者。此五比丘于...【寿不随心转】 p1270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七页云:何故寿不随心转?答:随心转法、决定与心一起一住一灭。寿非...(术语)Āpatti-pratideśana,忏悔之梵语,新译曰说非。寄归传二曰:阿钵底者,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即对他说也...(人名)印度人。为护法菩萨之檀越。常给侍之。菩萨没后,护持其所著唯识之释论,授之玄奘三藏。见唯识枢要上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都不是很好。无论是事忏、理忏、作法忏,忏法很多,但是一切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要是过了,势必过犹不及。 有这么的一个人,朋友邀请他到...
现在有的子女也比较孝,然而他有时候就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我都曾经听几个居士说,人家是学佛的吃素,然而这个子...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当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把他的父亲杀掉了。所以李源由于他父...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事厌离心还没有,你能离开娑婆世界吗?我们经常念 发菩提心、...
法会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众 | 下篇:法会社 |
(882~966)唐末五代禅僧。河北邢台人,俗姓廉。出家后,严守戒行。遍历诸方,至舒州投子山(安徽安庆附近)参谒大...
四住地
十胜行
有余涅槃
三宝礼
大行
乌刍瑟摩
佛教学关系杂志论文分类目录
五阐提罗
寿不随心转
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
玄鉴居士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不去实行,你就不能证得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

止恶扬善——由孝产生的人生态度

三生石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