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有余涅槃者,对无余涅槃而言。有余无余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余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余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于寂灭,谓之无余涅槃。即证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为有余涅槃,其身死时,乃无余涅槃也。故有余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报),无余涅槃者,无生死之因,亦无果也。又云有余依涅槃Sopādhiśeṣanirvāṇa,无余依涅槃 Nirupadhiśeṣanirvāna,依者依身,身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余涅槃。”宝窟下本曰:“因亡名有余,果尽名无余。”唯识述记十末曰:“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余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余,约二乘说,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二、唯就大乘说。变易生死之因尽,谓之有余涅槃,变易生死之果尽,而得佛之常身,谓之无余涅槃(凡夫之生死谓之分段,菩萨之生死谓之变易)。宝窟下本曰:“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余累故曰有余。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亦亡,则无复果累,故名无余也。”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之无余涅槃,尚有惑业苦三道之残余,故云有余,大乘之无余涅槃,究竟而无残余,故云无余。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又曰:“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宝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尽名有余,大乘因果尽名无余。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谓无漏业。三果报余,谓意生身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能够长养出世善根的五种法食,即:念食、法喜食、禅悦食、愿食、解脱食。念食就是修道的人常持正念,以长养一切善根...【末摩断】 p0520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十三页云:齐何当言死边际受?答:齐此末摩断,命根灭。问:何故复作此论?...【正教授有四种自义果得】 p0507 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复次当知正教授有四种自义果得。谓为此出家,及如此出家。...(一)凡十二卷。隋代吉藏着。又作法华经义疏、法华经疏、妙法莲华经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系吉藏以三论宗...迦逋大,梵语 kapota。又作迦逋鸟。鸽、鸠之名。其大者称为斑鸠,小者称为迦布德迦鸟(梵 kapotaka)。或谓此为鸟类...又作逆修。欲于死后往生净土,趣入菩提之道,故在生前预修善根功德。或在临终之际,预先行佛事,以免堕在三途八难中...(动物)译曰鹫,见智度论三。【又】耆阇崛之略。山名。...指欲界之六天。即:(一)四大王天(梵 Cāturmahārājakāyika-deva),又作大王天、四王天。有持国、增长、广目、...(人名)南宋龙舒人。字虚中又称龙舒居士。为国学进士,着六经训传数十万言。一旦弃之,专修西方之业,布衣蔬食,日...(人名)慧果和尚影像之傍,有童子侍立,是法全童子也,童子之纪传不详。相传天禀颖悟,果公入寂后,剃发学道,号青...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印光大师校印本)...(印光大师校印本)...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不挂齿。何以故?下至众生,上齐诸佛,委屈二字,竟不能免。...「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为尚是未见佛性的凡夫,所以既不相信自已也不相信他人。如能相信佛法,便能化...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一个执念:人生在世,钱最重要。活着就是为了挣...旧屋闹鬼 村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鬼出现,所以没有人敢在那儿过夜。 有一天,一个自认胆大的人,...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遇到问题,很多人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我错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总有犯错误的时候。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每逢读到苏轼《留侯论》中...
有余涅槃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有余师说 | 下篇:有余土 |
亦名:以次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手自斟酌,六群不次取食。居士讥言,不厌足,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