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正义之外,更为余义之人之说也。如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就一法而列种种之说。其中除正说外皆云有余师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见道不退】 p0641 大毗婆沙论五卷八页云:何缘见道定不退耶?答:以彼见道,是速疾道,无留难道;非中起道;...【现行杀罪】 p0953 瑜伽四十一卷六页云: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多杀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三举之一。比丘犯罪而不认罪者,称为不见。举发不见者而治其罪,称为不见举。[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一](参...【一切不应记事不应思议】 p0018 显扬十七卷九页云:论曰:一切不应记事,不应思议。诸邪外道之所说故。能引诸...(一)利益、增进、好处之意。(参阅“利益”2809) (二)悉昙字 (i)。又作缢、伊、壹。悉昙十二韵之一,五十字门之...即菩萨于“十地”阶位所修波罗蜜行之檀、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方便、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凡修行圆满此地...(名数)一四无量心,二十善心,三明光心,四焰慧心,五大胜心,六现前心,七无生心,八不思议心,九慧光心,十受位...(术语)散心之念诵也。对于观字轮之念诵而谓之散念诵。...【有上想定】 p0547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页云:卽此一切缘所有定,皆名有上想定。...(书名)摩诃僧祇律之略称。五部律之一。大众部之律藏也。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具云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从众为名,即...【第六无相住者】 p0968 大毗婆沙论四十卷十七页云:云何名第六无相住者耶?答:随信行、随法行、名为第六无相住者...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象其他细胞一样,要新陈代谢。不把它排泄出来,对身体有妨碍。...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的时间反而最多?我想,是因为越忙的人呢,他做了这个事儿做...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佛陀教他们要不妄语等,而不讲高深的业、轮回理论;对老者,常...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来的苦闷。老居士讲了下台后的失落,讲到自己有位下属,过去对...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是一个孝子,大孝子,他把自己的母亲迎到寺院,就引导她念佛。...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唉啊!地藏王菩萨是菩萨,不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比地藏...
有许多人问:慧律法师师你有什么神通吗? 我说:没有,一点神通都没有。我既不会看地理,也不会算命,也不像商业钜...佛教有一句古训: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若以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将相是豪杰的型范,大丈夫是圣贤的型范,...
有余师说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有余师 | 下篇:有余涅槃 |
【三性与四真实相摄】 p0215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又圣教中说四真实;与此三性,相摄云何?世间道理所成真实,...
见道不退
现行杀罪
不见举
一切不应记事不应思议
益
地波罗蜜
十地心
散念诵
有上想定
僧祇律
第六无相住者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淫根在于心意识,非指身体器官

自造业自受果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