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子题:四羯磨人、三举人 济缘记·释集法篇:“七治,即四羯磨及三举也。”(业疏记卷六·二五·二○) 羯磨随讲别录...为表示“俗谛常住”之用语。于诸经论中,为重要偈语之一。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九中):“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有功用】 指假借身、口、意的动作,而修习无相观。亦即不能任运修习无相观,尚须藉方便加行来修。若不假借身、口...(术语)谓无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语也。文字属于色尘之境,言语属于声尘之境。临济录曰:上他闲尘境,都不辨邪正。...(名数)垢秽真心者有六法。...唯识家将心识之认知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分别。据瑜伽师地论卷一所释:(一)有...夹侍,又作挟侍、胁士,指侍立于中尊两侧之侍圣。大乘以文殊、普贤二菩萨为释迦佛之夹侍,由胜劣之次第,文殊在左(...又作六垢法、六烦恼垢。能染污心者称为垢,为烦恼之异名。即指恼、害、恨、谄、诳、憍等六种能染污吾人内心之不净法...【身差别苦】 p0677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身差别苦者:谓自习行邪行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缘,他虽正行;亦...(地名)Meghasāra,林名,译曰云杉。翻梵语九曰:弥萨罗,应云弥伽萨罗。译曰:弥伽者云,萨罗者杉。中阿含第十四...梵语 ratna-gotra。如来藏(梵 tathāgata-garbha)之异名。于众生贪瞋烦恼中,如来藏尚不失真如清净之性,犹如金在...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并不长,活了四十九岁。但是这个祖师的特点非常鲜明,很有善根...过去在印度的舍卫城里,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不仅相貌端正,且出生数日后便能开口说话。长者子问父母:...问: 请教法师,《了凡四训》消业障,福报现前,做得很成功,为什么我跟他一百八十度相反呢?皈依佛法僧三宝已经十...
如果如来的清净法身与五阴身不异,就是两个是平等的,那就麻烦了。五阴身是无常的。若不异阴者(五阴),如来的法身...
天亲菩萨在作《往生论》的时候,谈到一切十方的众生,包括菩萨,如果满足往生西方净土一愿,就等于满足一切大愿。我...
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问: 许多理财专家说,要准备几千万元才够养老;又说,年轻人立志要过「一亿人生」。但是这些标准,让人压力很大,...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劝人学佛发菩提心,劝人读佛经,劝人念佛,劝人往生净土,教...
十缠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缠者缚也。谓一切众生。被此十法缠缚。不能出离生死之苦。证得涅槃之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一借惭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凄耻也。二无愧愧即愧人。谓于化所见处。为诸过非。不知羞愧也。三嫉嫉者妒也。谓见他人荣富。心生妒忌也。四悭悭者吝也。谓人于世间赀财。及出世间法财。不肯惠施也。五悔悔者恨也。谓所作之过。蔕(音帝。)芥胸臆。不能自安也。(蔕芥者。谓刺鞕也。)六睡眠睡眠者。谓人昏懵不惺。常乐睡眠。无所省察也。七掉举掉举者
上篇:十种鬼 | 下篇:十使 |
(术语)佛之光明也。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
七治
世间相常住
有功用
闲尘境
六垢
七分别
释迦夹侍
六垢
身差别苦
弥萨罗
宝性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长者子的供养
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五阴身不可以离开法身,法身也不能离开五阴身

只要往生极乐,所有的愿都能实现

如何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圣严法师:人要赚多少钱才算足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