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因业故生因爱故转】 p059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三页云:复言:世尊!如佛所说因业故生,因爱故转;依何密意...(经名)藏中有数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二、失译人名之佛名经,三十卷。三、...【定业不定业】 即定业与不定业。此指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有定与不定之别。分为招感结果之定与不定、招感结果...不二即不异。由性而言,称为不二;由相而言,称为不异。[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四] p960...(术语)诗经毛注曰:闲,习也。习道之人也。证道歌曰:绝学无为闲道人。...梵语 vidyā-carana-sajpanna,巴利语 vijjā-carana-sampanna。为佛十号之一。音译鞞侈遮罗那三般那。又作明善行、...(名数)六种苦行外道也。...(术语)对于现行惑而言。...梵语 bhava-cakra。(一)谓三界六道之生死,犹如载人运转之车轮。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一○○上):“生死轮载人,...(堂塔)塔名。本行集经三十三曰:龙王起塔,名弥迟伽,隋言土塔。梵Mṛttika。...禅林用语。指师家之机与学者之机。又师家与学者之心地相契冥合,称为机机相应、机机相副、机机投合。碧岩录第五十则...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最胜的尊荣富贵;天女们前后围绕,歌舞作乐,欢喜嬉戏。他们互...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处游行无畏。二有主为之宝。行事善掌权衡。三有成家之宝。善能...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天,和比丘们到城里托钵。这时,有位妇女抱着儿子坐在路旁,儿子看见相好庄...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迁其居的孟母,另一个就是这位了:窦燕山,有义方,生五子,名...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直心是什么样子...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者等诸位比丘多次登门化缘,并以偈颂开导他: 恶道深如海,乱...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须陀洹者不入色声香味触,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他又...
十种鬼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二魃鬼谓逦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三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四蛊毒鬼谓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者也。五疠鬼谓此鬼宿因多嗔。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年灾命衰者。便入其
上篇:十魔 | 下篇:十缠 |
即一心系于事物而执着不离。凡夫执著于名闻利养资生之具,犹如为魔所束缚,若不执着,则脱离魔缚。[杂阿含经卷三十...
因业故生因爱故转
佛名经
定业不定业
不二不异
闲道人
明行足
六苦行外道
种子惑
生死轮
弥迟伽
机机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童子欢喜以花献佛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