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藏中有数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二、失译人名之佛名经,三十卷。三、隋阇那崛多译之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四、失译人名之三劫三千诸佛名经三卷。五、隋那连提耶舍译之百佛名经,一卷。此中第四之三劫三千诸佛名经,略称为三千佛名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邪鬼天魔之世界也。道如云饿鬼道畜生道,彼等往来之道途也。楞严经六曰: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1、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 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以叫做邪见。...指法华经药王品所载,药王菩萨往昔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时,尝烧身供养日月净明德如来,其时诸佛同赞之为真法供养。 ...【阿素洛】 p077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二卷十四页云:已说五趣一一差别;于彼中有阿素洛今当说。谓有余部、立阿...【一心】 唯识宗以根本识为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二:‘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术语)Nidāna,译曰因缘,缘起。十二分经之一。说佛之说法缘起由序者。诸经多有通别二序,所谓别序者,尼陀那也...【有依】 p0539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言有依者:具足四依,无失坏故。又云:言有依者:谓由四依,制立超越一切...【摄诸道道】 p1459 杂集论九卷十五页云:摄诸道道者:谓三无漏根。由此能摄初中究竟一切道故。未知欲知根、摄方便...众生二种根性之一。指不随他人教语,任由己意而行者。反之,随顺他人教语而行者,称为爱行。众生机品虽有万差之别,...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义,即 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十境之一。又作魔境。天台宗立十乘观法,其对境亦有十种,魔事境为其中之第五。指修行人于观察阴境、烦恼境、病患境...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修多罗翻契经,就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引人迁善远罪,迈向光明; 恶习,令人沉迷不觉,堕入暗冥。 一...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普通一般人的思想中建设起来,故须把群众对于佛教的普通观念,...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
从前看童话书,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种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公主受到某种妖魔或巫婆的咒术所魅惑,变成植...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我们才...
谛闲老法师当时在金山当知客。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老乡,是他小时候的玩伴,所以老乡来找他。这个老乡是锯碗的手...做生意的人从本求利投一匹资本下去,希望赚一匹钱回来。农夫辛辛苦苦的耕作,撒下种子必希望丰收回来。有人投资却如...
佛名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曲 | 下篇:佛光 |
(术语)执行斋会也。会僧而供斋食,曰斋会。...
魔道
邪见
真法供养
阿素洛
一心
尼陀那
有依
摄诸道道
见行
比丘
魔事境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快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
空掉内心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