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二种根性之一。指不随他人教语,任由己意而行者。反之,随顺他人教语而行者,称为爱行。众生机品虽有万差之别,大抵不过此二类。又“行”乃有为法之总名,特取以为烦恼之别称,举凡身见等五见,乃至六十二见、九十六见等恶见,亦称见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参阅“爱行见行”5458) p29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相续法】 p0835 品类足论六卷十三页云:相续法云何?谓若法,以灭法为先,或已生,或正生。此复云何?谓过去...【摄法处苦】 p1458 瑜伽四十二卷九页云:摄法处苦者:当知摄法、略有七种。一、供事三宝;二、供事尊长;三、谘受...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尼与僧作不礼法者,大僧上位,威重有仪。轻尔自坠,尼中乱节,致亏下敬。制遥作法,令自改过...指于边地由五人传授之作法得戒。为十种得戒缘之一。又作五人得。以边国僧众数少,受戒者不能从正式仪规行三师七证等...(物名)劝缘簿也。...【印顺】 当代佛学大师。浙江宁海人,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生。二十五岁于普陀山福泉庵,依清念老和尚出家,...(术语)僧之有声名有戒腊者。受戒以后之年岁谓之戒腊。...【那烂陀】 西域记曰:唐云施无厌。此伽蓝南庵没罗园中有池,其龙名那烂陀,旁建伽蓝,因取其称。从其实议,是...(术语)拨无因果之理之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又著于空法之见。无上依经上曰: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这一生造业要到来生才受果报,为三报之一。...【六处修修满证得六种自在圆满】 p0315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三页云:由此修故,无学地中,六种修法,究竟圆满。一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夫地,不能无病,亦不能任而不治。其治之之法,最省力,最得益...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是我们修行的保证,持戒清净,修行就少魔障;定,是情绪的稳...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并且修行就是要修得与法相应,修得有效果,这最要紧。个人过去...
我们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们要发长远心、精进心,要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我们现在是贪嗔痴三毒充盈...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 看破,有两个角度∶第一,观不净、苦、空∶你想想看,这个色身从小到...
傅大士,齐明帝时东阳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业为农。建安四年五月八日生,少未读书,常与乡里人等网鱼。每得到...
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起惑造业,岂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种种业报,沉沦生死海中,轮转六道,欲出无期。而且轮...
昨晚,我住进深圳一家海边的酒店,享受着怡人的风景,心情格外舒畅。走出房间,凭高远望无际的大海,海边郁郁葱葱的...
见行
【佛光大辞典】
上篇:见色闻声 | 下篇:见佛 |
(植物)Māllikā,花名。末利又名摩利,末罗。译言鬘,因其花可以造鬘,故名。胜鬘宾窟上本曰:末利,亦云摩利,...
相续法
摄法处苦
尼与僧作不礼法并解
边五得
募化簿
印顺
名腊
那烂陀
空见
生报
六处修修满证得六种自在圆满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从心底至诚恳切念佛,才能感佛相应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弥勒菩萨应身——傅大士的故事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