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二卷九页云:摄法处苦者:当知摄法、略有七种。一、供事三宝;二、供事尊长;三、谘受正法;四、既谘受已,广为他说;五、以大音声,吟咏赞诵;六、独处空闲,无倒思惟,称量观察;七、修习瑜伽作意所摄若止若观。菩萨于此七种摄法,勇猛劬劳所生众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摄法处苦。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师位”之对称。密教五种三昧耶中第三之具坛三昧耶受明灌顶等前三者,称为弟子位;相对于此,第四传教三昧耶传法...(地名)Apara-godāna,西牛货洲之梵名。...名色者,五蕴之总名。受想行识之四蕴曰名,色之一蕴曰色。受等之四蕴,皆为心识之法,无形体可见,仅可知其名,故谓...比丘之法衣(袈裟)皆为方形,故称方服,又称方袍。[方服图记] p1435...【出世诸法差别】 p0483 瑜伽六十五卷十四页云:又由五相,建立出世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见道所断对治。二、修...梵语 ullambana 之意译。音译盂兰盆。人死之后,沈于闇道,有倒悬之苦。为救亡灵脱离倒悬之苦,可盛设供具奉施三宝...(术语)因明学所用之语,存于意而不显于言曰意许。显于言曰言陈,因明论大疏三曰:以彼成立意许法之差别,积聚他用...凡八卷。唐代法琳着。又作辨正论、辩正理论。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唐高祖时,道士李仲卿(一作少卿)撰十异九迷论...【修超等至】 p0902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四页云:如上所言净及无漏皆能上下超至第三行者,如何修超等至?颂曰:二...一大劫的简称,合八十小劫或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六十四种有情众】 p0309 显扬八卷十二页云:有情界无量者:谓六十四种有情众。一、那洛迦。二、傍生。三、鬼趣。...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隋大业年间,佛陀在维耶罗国(在今日中印度)时,其所停留的地方,名为乐音。 当时有一位贫穷的老母来请示佛陀,说...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处世做人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种人由光明走向黑暗;第三种人由黑暗走向光明;第四种人由光明...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一道理,知道原来自己的心就是佛。当时马祖在江西,法常就跑到...
随着因气候变迁而不断引发的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当今人类对于自身的生存、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容器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8分钟的时间。然后,在...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就是三细相,就是烦恼了,烦恼就从无明生出来的。一念不觉就指...诸仁者!于彼远离贪欲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身根不缺。 二者、口业清净。 三者、心不散乱。 四者、得...
摄法处苦
【法相辞典】
【摄法处苦】 p1458
上篇:譬喻事 | 下篇:护法阿罗汉 |
(菩萨)妙见菩萨之梵名。北辰星也。见翻梵语。梵Sudarśana。...
弟子位
阿钵唎瞿陀尼
名色
方服
出世诸法差别
倒悬
意许
辩正论
修超等至
大劫
六十四种有情众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世乐音老母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
佛说世间的四种人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佛教素食漫谈
给孩子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