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光明也。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光天子,与文殊师利问答魔事。魔来乱法,文殊五缚魔。...(喻)邪见好像罗网,入则永世不得解脱。...法界之理体真如而绝虚妄,故称真法界。此外,密教则以真法界为一切诸法之本源,亦即 (a,阿)字本不生之理体,并谓...【阿罗汉】 p0775 成唯识论三卷七页云:此中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一心四境】 又作一水四见。譬如一水,本无有异,而因天、人、饿鬼、畜生果报不同,故于一水而见有四种境相。即天...(术语)Nidānamātṛka,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名。尼陀那译因缘。目得迦译本事。十二分经中之因缘经与...【有惭】 p0539 瑜伽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有惭?谓惭于可惭,惭于能生恶不善法。谓能顺恶戒穴戒因缘。卽不正相...【摄受最胜】 p1459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摄受最胜者:无分别智之所摄受;能令施等极清净故。...依观佛三昧或口称三昧,得见佛之相好色身。关于所见之佛身,据大乘起信论所载,二乘及凡夫依分别事识,见佛之应身;...(界名)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如娑婆世界为凡夫圣者同居之国土也。...出家受具足戒的女性的通称。...●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维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镇的郊外,有一天她带着积蓄到镇里找水电行的老板。 陈老板...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通常凡是有心或有兴趣于禅修的人,比较不容易有宗教层次的信仰心,因为信仰本身是属于感性,而禅修的人,多重视自己...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种人是不简单,他知道《楞严经》,一切法不离开现前一念心性...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答: 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
第一个「听闻」:闻所成慧 当然现在有一些文字的档案,但是从《楞严经》的观念来说,我们学习佛法,六根当中听闻的...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方便具足」, 谓努力掌握知识、技术,从事对民众有益无害的...
佛光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名经 | 下篇:佛光王子 |
(人名)比丘名。译曰调柔。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八。...
魔逆经
邪见网
真法界
阿罗汉
一心四境
尼陀那目得迦
有惭
摄受最胜
见佛
凡圣同居土
比丘尼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人格者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听闻随转修心要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