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Meghasāra,林名,译曰云杉。翻梵语九曰:“弥萨罗,应云弥伽萨罗。译曰:弥伽者云,萨罗者杉。中阿含第十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德即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二者配列,则法身为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德,应身为解脱...指华严经之本尊。即证得大方广理之佛。大,包含之义;方,轨范之义;广,谓体极用周;佛,谓果圆觉满。[华严经探玄...(名数)一切众生,皆为佛子,凡夫为外子。二乘为庶子。菩萨为真子。贬二乘而褒大乘家之名也。见华严疏。...(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僧团中处理僧诤之法。即将关于僧团内之诤事,于僧团集会时,提出处理之谓。被诉讼之比丘,于比丘集会时,依所规定之...一切事物的存在只是一种假相,依他而起,一旦彻悟这种道理,便能把握到真实,谓之圆成。...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须弥山。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与某僧关于“不起一念,还有过否”所作之机缘语句。从容录第十九...与“临济喝”齐名。唐代德山宣鉴禅师常以棒打为接引学人之法,形成特殊之家风,世称德山棒。五灯会元卷七(卍续一三...(书名)一卷,说金刚智三藏六卷略出经之要注,智藏笔之。见日本续藏经。...子题:恶律仪、屠者戒、猎师戒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要期立志者。多论,若欲受者,先自恣色声,或贪啖饮食种种戏...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印光大师校印本)...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各与以食物,自负以归,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控制负面情绪的策...
大哉二句,赞辞。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方,竖极三际,更无有法可与为比,非对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又要堕落,所以还是不受为好。 事实上戒律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难易是对待法,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在各人所用不同。不讲别的...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种。因为我们的心是这么的复杂,而且心的问题又是如此之多。所...
做事的时候,一定会有阻挠或遭遇困难和挫折。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性格,每个团体也有其团体的性质与风格,因此...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里发了一个愿,希望在十年之内布施一千万元。 当时这简直像是...
弥萨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弥迟伽 | 下篇:弥醯 |
禅宗公案名。又作马祖黑白。即以唐代僧马祖道一与其嗣西堂智藏、百丈怀海之间的机法为主题之公案。藏指西堂智藏,海...
三身三德
大方广佛
三佛子
至心
诉讼
圆成实性
佛心
云门须弥
德山棒
金刚顶义诀
八戒须要期立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推荐】一念孝心得救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推荐】心的五种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