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于六随眠,复开为十,即于六中见分为五: 一、贪 如前释,下四同。 二、嗔 三、痴 四、慢 五...(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还果也。悉断欲界之烦恼,不再还来于欲界者。...【修证无上】 p0902 辩中边论下卷十六页云:修证无上、其相云何?颂曰:修证谓无阙、不毁、动、圆满、起、坚固...(本生)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癞,见...(本生)贤愚经大施抒海缘品曰:摩诃阇迦樊,译言大施,又云能施太子。昔释迦佛为大施太子时欲赈国人,入海求如意珠...诸佛的咒语有大咒、小咒、和心咒等的三种分别,咒语最多的叫做大咒,咒语不多的叫做小咒,咒语很少的叫做心咒。...(植物)Uruvilvā,巴Uruelā,又作沤楼频螺,乌卢频罗,乌卢频螺,优楼毗蠡,优楼频蠡,木名。译曰木瓜。智度论三...为佛之尊号。佛为圣中之极、举世之尊。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上):“大圣世尊于诸天人一切众中而宣是言。” ...又作华严七处说。谓佛说华严经之处有七。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载,七处包括人间三处、天上四处,即指:(一)第一处...(名数)一胜道沙门,佛与独觉自能觉者。二示道沙门,如舍利弗说法示道者。三命道沙门,如阿难以戒定慧为命者。四污...密教为造立大曼荼罗而作“前方便”时所造立之坛。系于七日作坛法中之第四日时,为行灌顶而造立之曼荼罗,通常作为三...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那时六祖惠能还是以白衣的身份,在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听弘忍大师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的...
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别地回向。回向得愈大,功德辗转...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国中声闻、国中菩萨,请问这些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 阿...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命本能。 在无明颠倒当中,我们会认为五欲是很快乐的事情。殊...问: 我们在念诵经典之前一般要念诵一些真言,如净口业真言等等可以理解为净化自己身口意三业对吗?可是,安土地真...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后和亲王为普陀山赐金、赐田、赐经等。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五...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科举第三名(榜眼),这个人长得很庄严,也很有学问,德行也比...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
有功用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有功用】指假借身、口、意的动作,而修习无相观。亦即不能任运修习无相观,尚须藉方便加行来修。若不假借身、口、意三者而修行,于自然而然的状态下任运自如者,则称为无功用。于菩萨十地中,七地以前的菩萨,未能自然而然地修习无相观,必须藉努力加行方可修习,故称为有功用地。而八地以后之菩萨,则称为无功用地。然若就佛果而言,则八地以上亦属有功用,唯佛果为无功用。见《成唯识论》卷九。
上篇:有分识 | 下篇:有宗 |
释尊在世期间,优填王曾以旃檀木雕制佛像,然此仅系传闻而已,自现在之尼泊尔境内所发掘出土之舍利瓶,上有释迦族奉...
十随眠
第三果
修证无上
莲华王
大施太子
大咒
优楼频螺
大圣世尊
七处说
四种沙门
白檀曼荼罗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汝能返照,密在汝边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有哪些作用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