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位于河南陕县西南温塘村南断层山崖壁上。佛像全部数十尊,均为唐代之作品。较大之佛龛有四个。第一龛高八十八公分,...【善能教授】 p1143 瑜伽二十五卷四页云:云何名为善能教授?谓于远离寂静瑜伽作意止观,时时随顺教授而转;时时宣...(术语)四如意足之一。...(术语)一类者不变更其性质而相续为一类也。...(菩萨)妙见菩萨之梵名。北辰星也。见翻梵语。梵Sudarśana。...【诸菩萨意乐界】 p1354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诸菩萨意乐界云何?答:于诸佛法,信解有德所显故。...【戒财】 p0690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戒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离断生命,离不与取,...(杂语)依罪业而流转生死之劫量也。观无量寿经曰:称佛名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名数)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五圣智三摩地】 p0282 瑜伽十二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五圣智三摩地?谓我此三摩地、是圣,无染无执。广说如经。此...清代僧。湖南常德人。持戒习禅,真诚无伪。游参访道,至镇江凉篷山,见四面幽寂,乱冢垒垒,间有白骨狼藉。据住民所...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的法,那就是方便法。念佛也是一样,念佛如果要念到一心不乱...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陀讲三贴药。 第一个观察因缘是无常的。你说你今生福报很...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快乐,因为没有智慧的人,生活上有一点压力就想不开,有些人总是...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心的问题;第二个处理外在众生的问题,你跟众生要怎么样保持互...
进佛门是为了修行,不是旅游,例如,以前有人办禅定营,带团来学三天,过一天有几人就走了,因为他们有钱认为这儿条...空闲时,我曾经帮助一家心理机构做过问卷调查。问卷上只有一个问题: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在小区里,我遇见一位...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的修证方法忆佛念佛,追溯到了非常久远的时代,说明念佛法门的...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个总结。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十使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为贪使。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嗔。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嗔使。三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谓于一切事理。无所明了。妄生邪见。起诸邪行。是为痴使。四慢使自恃轻他之心名为慢。谓由恃己种姓富贵才能。轻蔑于他。是为慢使。五疑使迷心乖珃名为疑。谓若修戒定等法。不别真伪。暗钝无明。犹豫无决
上篇:十缠 | 下篇:十恶 |
梵语 upādāna,巴利语同。为烦恼之异名。汉译经典亦常译为“受”。系十二缘起之第九“取支”,谓执著于所对之境;...
温塘摩崖
善能教授
思惟如意足
等流相续
薮达梨舍菟
诸菩萨意乐界
戒财
八十亿劫
三十六部神
五圣智三摩地
自明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学佛是为了修心
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