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诸菩萨意乐界云何?答:于诸佛法,信解有德所显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名 Amita-buddha,西藏名 Dpag-tu-med, Dpag-yas。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印相)又云智印。印有决定不变之义。如来之智慧,契于法之实相,而决定不变,故名慧印。...(杂语)谓小乘比丘,犯淫盗杀妄四重禁之随一者。以无忏悔救济之法故也,故称之为断头罪。止观曰:若犯重者佛法死人...摄受者,谓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摄受自体故,即是异熟因,由此能引摄当来一向不相似,无覆无记自体所摄,异熟果故即摄受...巴利名 Marammasavghanikāya。又称前宗、缅甸宗派(巴 Marammanikāya)。为缅甸早期上座部佛教派别。形成于十二世...愿有总愿和别愿之分,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药师十二愿和弥陀四十八愿是别愿。...(术语)称能精通佛法为人之师者,又谓行法之师也。法华经序品曰:常修梵行,皆为法师。法华文句曰:法者轨则也,师...(术语)自信之对。披沥自己之信念教未信之人使之共信也。...为“出世间乘”之对称。又作世间教。指可得世间善果报之教法。于五乘中,人乘与天乘均为可得世间善果报之教法,故以...凡十卷。清代汪孟鋗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龙井寺,位于浙江杭县,以龙神著称,其地山水幽邃,复以龙井茶...【声闻地】 p1392 如瑜伽论二十一卷至三十四卷广说。 二解 瑜伽释十八页云:声闻地者:谓佛圣教,声为上首。从师友...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记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这句话? 传印长老: 祖师要求高啊,百丈怀海...昔日,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行至半途,商人停下来稍作歇息。狗儿趁着商人不留意时,便将放在一旁...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清净。若持咒,则止有加持力,彼...有一项管理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以团队的思想思考问题,而非以自己工作的需求作问...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压之。油便流出。汝当观此压麻油人。于日夜中杀几生命。假使如...
现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总想自己弄出点什么名堂,试图把自己与社会、与团体脱离开,最后成为个孤家寡人。我认为这是...
诸菩萨意乐界
【法相辞典】
【诸菩萨意乐界】 p1354
上篇:诸受皆悉是苦 | 下篇:诸树端烂熟果喻 |
子题:持戒胜行施、受戒时已行三施、三施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
阿弥陀佛
慧印
佛法死人
摄受
末罗姆摩僧伽派
总愿
法师
教人信
世间乘
龙井见闻录
声闻地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均提沙弥
人生一百种病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赞美的魅力

这四种行业的罪业无量无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