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有总愿和别愿之分,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药师十二愿和弥陀四十八愿是“别愿”。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指凡夫、二乘所迷执之八种颠倒。略称八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随顺教授】 p1368 瑜伽八十八卷二页云:随顺教授者:谓记说教诫神变所摄。如来随欲记说彼心,由自定意,以三行相...子题:六年卧具、卧具定是三衣总名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多论云, 六年卧具 者,正三衣也。若得羯磨,减六年作;...从是已后依止尸罗。释佛经中护身等义。云何名为防护身语?由彼正解所摄持故。云何身语具足圆满?终不毁犯所毁犯故。...(异类)Bālabhakṣa,饿鬼名。译曰食小儿。见正法念经十七。...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十住云,乞食十利:一、所用活命,自属不属他。二、施我食者,令住三宝,然后当食。三、施我...(名数)一、天乐,修十善业者生天上而受种种殊妙之乐。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而受寂静之乐。三、涅槃乐,断诸...梵语 dvitīya-dhyāna,巴利语 dutiya-jhāna。新译作第二静虑。为四禅之第二。具有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等四...禅林用语。十二地支中各有所属之生肖,其中无驴,即无驴年,故以之譬喻永无可期之日。景德传灯录卷九神赞章(大五一...(术语)证明于本誓无违越之证言也。首楞严经三曰: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未灭】 p0489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言未灭者:虽于此缠,暂得远离;寻复现行。...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大安法师...
一、问世间成功为何物 几年前,我以记者身份,去中国最贫困的西海固地区采访。所谓西海固,是指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很有文才,对佛理也非常了解。他主要是在禅宗很有造诣,然...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不单只是以拜佛、诵经、参加法会为修持,日常生活中,学习忍更是重要。在面对他人的叱骂、锤打、...
【原文】 所谓贵人者,非爵尊位显,学富五车之谓也。谓其能去乎贱态也,谓其能去同乎禽兽之贱态也。贱何在。曰贪,...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凡有请益,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批评佛教,因为他们见到佛教的僧尼不能像俗人一样地所谓敦伦,...
总愿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思惑 | 下篇:总持 |
(书名)十四卷,梁释僧祐撰。凡十篇。皆东汉以下至于梁代阐明佛法之文。其辩难攻诘者,亦具载其往复之语。六代遗编...
八颠倒
随顺教授
减六年卧具戒释名
依止尸罗
婆罗婆叉
乞食十利
三乐
第二禅
驴年
证明
未灭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成功学」背后的社会焦虑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忍者无怨 必为人尊

所谓贵人者,谓其能去乎贱态也
憨山大师《观心铭》

印光大师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