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二种习气之一。习气又名种子,谓第八识所藏之生果功能也。等流习气为生等流果之种子。唯识述记二末曰:自性...(杂名)阿修罗与天帝战,败北,四兵尽入一藕孔中。见杂阿含经十六。又观佛三昧经曰:阿修罗王往攻帝释于虚空中,有...【不增减真如】 p0331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净染有增减故。卽此亦名相土...(经名)唐实叉难陀新译之华严经八十卷,谓之八十华严经。...(术语)诸法实相之深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佛今放光明,助发实相义。...毗舍浮,梵名 Vi?vabhū 或 Vi?vabhuk。为过去七佛之第三佛。又作毗湿婆部佛、鞞恕婆附佛、毗舍婆佛、随叶佛。即一...【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p0996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得佛无二住胜彼岸者:显示世尊自性身分殊胜功德。谓佛法身、无差...指授戒会第一日所举行之赞佛仪式。系禺中(约上午十时左右)迎圣讽经终了,即由教授师劝请导师(启请师、启师)而举...指常备供僧伽受用之物。又作常住僧物、常住、常什。如伽蓝、房舍等供给四方僧伽受用之资具即是。若据为私有或买卖之...【自性不善】 p0598 集论二卷九页云:何等自性不善?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人名)梵语耆婆Jivaka,译言能活。大医之名。...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我求...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小经典广赞布施功德开示人天之善道,布施为福业善人之相,破贫...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这个自身的事业,就是维持生活的事业,士农工商,不做一些有为...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在...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
十恶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恶即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佌惑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一杀生杀生者。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二偷盗偷盗者。谓窃取他人一切财物也。三邪淫邪淫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四妄语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惑他人也。五两舌两舌者。谓向此说是。向彼说非。或向彼说此。向此说彼。而使彼此乖诤也。六恶口恶口者。谓言语粗犷。毁辱他人。令其受恼也。七绮语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八贪欲贪欲者。谓于顺
上篇:十使 | 下篇:十习因 |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先明形疾轻微,心病深重,次明四无量观法,白骨观法,观佛三昧法,法身观法,十方诸观法,...
等流习气
藕孔
不增减真如
八十华严经
实相义
毗舍浮佛
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启建叹佛
常住物
自性不善
能活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摄诸根得离苦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如何对治瞋心

我执和法执带来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