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达摩摩提】 此云法意,西域人。悟物情深,随方启喻。齐武永明,译提婆达多品。...(杂语)禅院巡寮警火曰喝火。见象器笺十二。...【沙】 秦言六。大品云,沙字门,诸法六自在王性清净故。论曰:即知人身六种相。华严云:唱沙(史我切)字门,...【正念迹】 p0502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三、正念迹。谓能持三摩地蕴法义故名迹。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广。...亦名:草覆地释名 行宗记释云:“法药如草,久诤如泥,从喻为名。注中,两众各一上座,先令彼众伏地,上座白忏,此...(名数)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也。于法华会座此四人为中根之机,此四人,于信解品得领解。于授...(术语)弥陀之救济,信之无疑,坚固如金刚也。...【法界】 指意识所缘对象的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术语)三毒之一。瞋恚之心也。三毒中此为最恶。资持记下四之一曰:华严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又云:一念起...【种姓堕决定】 p1261 显扬八卷九页云:种姓堕决定者:谓诸菩萨、住种姓位,便堕菩萨决定之数。何以故?由诸菩萨、...谓真理超越言语思虑。或谓道理之存在,无法用言语说明。理,为相对于“事”者,指宇宙森罗差别之现象事法的本体,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接着我们来看看菩萨的果位。这个菩萨的果位是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列的五十二个位次,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的长子摩诃男听说三个月的安居过后,佛陀就要继续到各地弘化游...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下眷属,临终时一一相见,今时果然,幸我平生尚无愧色。汝等...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债主找你算账,你要想战胜他们,你念佛的力量必须把他们消失,...
四、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顿,终究迷失悔恨。 你们在小的时候,都曾梦想将来长大了,要...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同学也好,我觉的培养慈悲、谦下、进取、承担、责任、自信、成...
布施十种利益
【三藏法数】
[出月灯三昧经] 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正道之初门。菩萨能行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一降伏悭吝谓修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二舍心相续谓修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三同其资产谓修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诸众生。与己无异。所有财产。平等受用。无有彼此也。四生豪富家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财物。常行惠施。心无吝惜。则当来果报。必生豪富之家。财宝具足。受用无穷矣。五生处施心现前谓修菩萨行者。此生既
上篇:菩萨十施 | 下篇:菩萨十戒 |
子题:杂食 行宗记释云:“制意中,初示行本。今下,显过相。长贪已下,即是两损。注戒缘中云 杂食 者,用四美物(...
达摩摩提
喝火
沙
正念迹
如草布地释名
四大声闻
难信金刚信乐
法界
瞋心
种姓堕决定
理在绝言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什么是十信位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