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共不共学处殊胜】 p0627 摄论三卷四页云: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杂语)张势而叱吒其物之声。从黄檗临济以来,禅家之宗匠,多用之以打破学人之漆桶。...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经”载,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诸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名数)弥勒,文殊,观音,普贤,谓之法华四大菩萨。又涌出品所说之上行等四菩萨也。...(术语)世间常识难信甚深微妙之法门。如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虽为易信之法,而大乘圆顿之教,则甚难信,凡夫成佛速疾...(术语)瞋恚之热恼譬如火,谓之瞋火。万善同归集五曰:慈云既润,瞋火潜消。...指于如来说法之会座中,说法者与对告众(听法者)之集会,或指有关此一说法集会之图绘。于密教中,多指大日经之说法...(术语)因明四不成之第四。谓因所依之宗有法不成就也。例如对经部之无空论者,而胜论师谓虚空实有,德所依故。见因...【称】 p1296 集异门论十八卷八页云:云何名称?答:诸不隐背正现在前,不诃不毁,不骂不辱,称赞叹美,亦复揄扬;...四重,指比丘戒之淫、盗、杀、妄等四波罗夷罪;八重,指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八波罗夷,即于四波罗夷外,另加四重...谓佛以大慈悲运载有情众生,济度生死海,到达涅槃之彼岸。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七下):“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好。我有个观点,钱不要来得太快,也不要来得太多,也不要太容...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思义,空虚就是指我们心里没有东西,是心灵的贫穷与饥饿相;或...
问: 《净土圣贤录》中的许多事例,愚夫愚妇等念佛,并没有做利他之事,为啥也能临终往生净土? 宏海法师答: 这个...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被老鹰所追,正好碰到佛与舍利弗在一起。这只鸽子先躲在舍利...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一切病其实都是心病。因为假如过去没有妄念和恶业,今生就不...当扬名国际的影星,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师,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无名问无明,世间种种犹如过眼云烟,如果心有佛...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净住说法,当时城中有九十六种外道,各自拥有祠祀道场及许多信徒。 当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有前生后世,可是我记不得前生,也看不到后世。我觉得前生和...
菩萨十施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一分减施谓菩萨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妙饮食。分与众生。然后乃食。复念身中八万尸虫。依我身住。愿令普得充满。于凡所受之物。悉亦如是。是名分减施。(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竭尽施谓菩萨得上妙饮食香华衣服资生之具。或有人言。汝今所有。悉当与我。菩萨自念。应为饶益诸众生。故随所有物。一切尽施。乃至身命。亦无所吝。是名竭尽施。三内施谓菩萨年方少盛。端正美好。始受转轮王位。七宝具足。王四天下。或有人言。我今衰老。焭独羸顿。若
上篇:长者十德 | 下篇:布施十种利益 |
【无喜足】 p1051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于少下劣差别所证进修善中,无怯劣故;名无喜足。...
共不共学处殊胜
喝
大人八念
四大菩萨
难信之法
瞋火
说会曼荼罗
所依不成
称
四重八重
运度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钱不要来得太快,也不要来得太多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虚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疾病的原因
李连杰与圣严法师座谈记实

少施获大福报的僧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