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世间常识难信甚深微妙之法门。如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虽为易信之法,而大乘圆顿之教,则甚难信,凡夫成佛速疾之他力念佛法门,尤为难信中之难信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不动业】 p0321 杂集论七卷十六页云:不动业者:谓色无色界系善业。问:何故色无色系善业,名不动耶?答:如欲界...一般称性得,或自性得。于天台宗特用“德”字。众生于本性所具足之先天能力,称性德;而依修行所得之后天能力,称修...(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阿含经二十八卷有八正道经,此其别译也。...【时分清净】 p0916 瑜伽八十卷十五页云:尽寿行故,久远行故;此显时分清净。...梵语 totaka-vrtta。乃歌咏、赞叹时所发之一种韵律(梵 metre)。又作都咤迦种种妙声、伽他妙声。经典中常载闻法者...(物名)土制之食器。佛许弟子用之。行事钞下之二曰: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铁也。释氏要览中曰:佛住孙婆白土村,尔...为“减执”之对称。谓增益之执,如执着诸法实有的偏于“有”之执情。为二种妄执之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四三·...(术语)一名形像曼陀罗。画诸尊之形像示相好具足与福德圆满者。六曼陀罗是也。...佛对比丘的波罗夷特说四种的譬喻来作警戒。五分律说:犯淫者,如针鼻缺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可复合...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般若,智慧之义;即菩萨由修行般若,而通达无碍,获得下列十种利益:(一)菩萨照了万法俱寂,故...(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五阴身心世界能够造作种种的业力...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于胸的时候去谈什么清净,都是不能去谈的,是不够资格的。念念...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阿弥陀佛不能改变你的思想。如果你一意孤行,佛陀是...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人都想平平安安、幸福地过一生,可命运似乎总在和我们开玩笑,本来事业中天可...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仿佛一切都在变,但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赏善罚恶的因果规律总是亘古不变。下面我讲几件发生在我...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夫工作,儿女读书。丈夫一回到家,都跟太太说:「你真幸福,一...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殊胜广大: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一个是外在佛陀的力量。...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的力量,更有着出众的智慧,同时心中时时怀着普济众生的悲愿。...
难信之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难治三病 | 下篇:难信金刚信乐 |
于禅林中,主掌经藏之职称。又称知藏、藏司。为六头首之一。主事者须通义学。藏主为藏殿之主管,掌管禅院大众之阅藏...
不动业
性德
八正道经
时分清净
都吒迦音
瓦钵
增执
尊形曼荼罗
波罗夷四喻
般若十利
妙觉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在无为法契证上谈证位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坎坷命运如何才能得到改变

几位亲人的善恶现世报
剩菜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