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般若,智慧之义;即菩萨由修行般若,而通达无碍,获得下列十种利益:(一)菩萨照了万法俱寂,故虽行布施,然无“能施”之想,亦不执著于所施之物,及不见受施之人。(二)菩萨虽坚持净戒而无所毁缺,然以空慧照之,则不见有“能持”、“能犯”之相。(三)菩萨安住于忍力,虽度化众生,然以空慧照之,则不生起“众生得度”之想。(四)菩萨于诸梵行虽勇猛精进,然以空慧照之,则不见有身心精进之相。(五)菩萨虽处于禅定中,然以空慧照之,则于一切诸禅功德,不生味着之心。(六)菩萨能以空慧照了诸法本性空寂,亦知佛、魔体元不异,故魔虽现相,然无所怖畏。(七)菩萨于世间、出世间之一切诸法,无不通达明了,故于他人之言论,皆能辨其邪正是非而不为所惑。(八)菩萨照了诸法,洞彻生死之渊源,不为轮转所溺。(九)菩萨虽观一切性空,然常以广大悲愍之心,誓拔一切众生之苦,令其得解脱。(十)菩萨能了知声闻、缘觉二乘之法,沉滞于空寂而非究竟,故唯求大乘无上之道,以得解脱。 p43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载,五事即:(一)当转法轮,谓佛陀既已成道,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切。如转四谛法...(杂名)谢灵运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中观翻涅槃经。为台。植白莲池中。名翻经台。见卢山记。...【多诸定乐】 p0623 瑜伽二十卷二十二页云:多诸定乐,应知略有六种。谓若有已得三摩地,而未圆满,未得自在;...(书名)又,作蜫勒,论藏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箧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诃迦旃延佛...(杂语)十二摩多是女身,表三昧也。...(一)又作佛树、道树。特指佛陀成道处之菩提树。因佛陀于摩揭陀国佛陀伽耶之毕波罗(梵 pippala)树下证悟菩提,故称...【世第一法】 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又作伽蓝十八善神、护伽蓝神、守伽蓝神、寺神。狭义指伽蓝守护神,广义泛指所有拥护佛法之诸天善神。七佛八菩萨所说...东晋译经僧。西域人。久居凉州,通华、胡语文。出三藏记集卷二中并未列为译人,仅于昙无谶所译方等王虚空藏经之注有...对先佛或古德之尊称。即指古时之佛、过去七佛,或指辟支佛、释迦、卢舍那佛等,或对有德高僧之尊称。大日经卷二(大...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作布施;法施是说法度他;无畏施是以无畏施于人,救人之厄难。...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在世间要如何度脱这个人生。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对待真理的态度的,故事是这样讲的: 孔子周游列国,有一天看到两个猎人在指手画脚,好像为了一...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越到北宋时期。当时有一对夫妻,一般的老百姓在佛前虔诚的祈...
佛陀说六根跟六尘接触,那个感受跟想像是没有体性的。没有体性的意思,是讲它的真实性不可得,不是讲它的因缘不可得...问: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如果人人戒杀,它们就繁殖越多,将来岂不成了一个禽兽世界? 答:蚯蚓、虫,人是不吃...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三个不怕就是:一、不怕讨饭;二、...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众多弟子开示法要。当时在座有位比丘心里想:希望如来对我有所...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
般若十利
【佛光大辞典】
上篇:般若二种相 | 下篇:般若多罗 |
【盲】 p0831 瑜伽七十卷十二页云:应知慧眼,于作恶者,说名为盲。...
佛有五事
翻经台
多诸定乐
昆勒
十二三昧声
觉树
世第一法
伽蓝神
圣坚
古佛
三种布施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三八等于二十三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坏的,而是被后悔心破坏了
关于戒杀的问答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