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阿含经二十八卷有八正道经,此其别译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凡夫以有漏心修行而招感之净土。唯识家说那是变化土之一种,即众生以有漏之业因招感有漏心所变现之土。亦即佛为化...(术语)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而禁食之。见行事钞下,同资持记下二之二。...《阿弥陀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是叙说阿弥陀佛净土功德庄严而劝念佛往生的经典,是佛无问自说的经,净土三经之...【言说有二】 p0699 瑜伽九十卷二十三页云:言说有二。一者、随逐音声胜解言说,二者、随逐法随法行言说。第一...(杂语)Uttama,译曰明。金光经之明。见金光明经玄义(郁多摩译曰最胜,非明之梵语,古来谓为金光明之明者,非也)...即小三灾、大三灾。又作三灾劫。世界系依成劫(成立期)、住劫(存续期)、坏劫(破坏期)与空劫(空漠期)等四期无...西晋译经居士。恒居关洛。明解有才干,博通经传,复善于撰文。曾参与竺法护之译经工作,笃志务法,参正文句,而有笔...【梦觉造善恶业受果不同】 p1281 唯识论二十卷九页云:若如梦中、境虽无实;而识得起。觉识亦然。何缘梦觉造善恶行...于密教修法中,因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故设四十八处护摩坛,而修弥陀法。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因地”为法...【不善心死】 p0323 瑜伽一卷十四页云:云何不善心死?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自忆先时串习恶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太极浮散】 p0388 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云何名为太极浮散?谓如有一,坚执恶取,非处恶作。于不应作诸恶作中,浪...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无量义经...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宋仁宗时候他做御史,为人公正无私,因此,被称为铁面御史。...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有时还流口水,如何才能突破这层障碍?又弟子身体很差,很消瘦...
问: 念佛行人,在只能粗持五戒的基础上,能上品上生吗?我常想,自己真的就是罪恶生死凡夫,往生时也只配下品下生...有位族姓子出家学佛,修习禅定,证悟四禅,却以为自己证得四果阿罗汉,得到究竟解脱。忧波毱多尊者知道比丘错认消息...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者身上,要替病人承担病苦。请问这个说法正确吗? 答: 这个说...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断分别」就是断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无分别智。这...
八正道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八正道 | 下篇:八由行 |
(喻)智慧好像一盏明灯。明灯能破除一切的黑暗,而智慧也能破除一切的愚痴。华严经说: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
有漏净土
恶触
阿弥陀经
言说有二
郁多摩
三灾
聂承远
梦觉造善恶业受果不同
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不善心死
太极浮散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罪恶生死凡夫,只配下品下生吗
忧波毱多尊者的教化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