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密教修法中,因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故设四十八处护摩坛,而修弥陀法。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曾于世自在王佛所,发四十八大愿,密教修法遂根据此一记载而立弥陀法。 p16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梦中独头意识】 四种意识之一,为梦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名数)一,贪烦恼,染着为性,生苦为业。二,瞋烦恼,憎恚为性,不安与恶行之所依为业。三,痴烦恼,于诸理事迷闇...【迦吒富单那】 此翻云奇臭饿鬼。...(术语)又曰生空人空。众生虽尽有心身,而是为五蕴之假和合者,无常一之我体,故谓之我空,又云众生空。十地论一曰...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之安定状态。观佛三昧,即一心观想释迦、弥陀等佛身之相好及功德等。略作观佛。观佛...为经典中用来表示极高大之形容词。多罗树为高大之树,故称物之高者为八多罗树,言其有多罗树八倍之高。如法华经分别...【云何施】 p0390 瑜伽二十五卷十六页云:云何施者:谓由净信而行惠施,由正教见,而行惠施;由有果见,而行惠施;...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 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术语)谓止淫事,断酒肉也。...(杂语)孟郊诗曰: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刘敞中山诗话曰:王丞相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zhi 佛教术语。音译若那、阇那。指人们普遍具有的辨认事物、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或认识。也称智慧,但佛教认为智...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一封信也叫他退学,两封信也叫他退学。 因为家祖父是中医师,爸爸小时候都要帮忙炮制中药,手要帮忙切中药、脚要踩...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这是清代彻悟禅师提...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下轮。 三者,令人见之欢喜。 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 ...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而且在省庵大师那个时代还是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所以就叫都言...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先看第一个,识。这个识是一个明了最微细的心识。 识为初入胎...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在集美医院。他是外地人,去世后亲人也不管他...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第四生命,第五生死。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第一个我们...
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十八轻戒 | 下篇:四十八愿 |
【鹿救溺窣堵波】 p1038 西域记六卷十七页云:雉救火侧,不远有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为鹿救生之处。乃往古昔...
梦中独头意识
六大烦恼
迦吒富单那
我空
观佛三昧
八多罗树
云何施
法藏
洁斋
抱佛脚
智(jnana)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你连这都不能做,还能做什么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